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亮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B(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C(选填序号)
A.20Ω 0.5A    B.30Ω 1A    C.50Ω 1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压;
(5)当另一个同学在按步骤做时,他也先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填“大于”、“小于”)0.1A,那么滑片应该向右 移动(选填“左”、“右”).

分析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改变电阻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注意观察电压表示数,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电压表并接在电阻两端;
(3)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根据图乙可知实验中的最小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5)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路电流与电阻阻值成反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电阻阻值由3Ω更换为10Ω后,电阻阻值变大,分压变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小,为保持电阻电压不变,应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大,减小电阻两端电压,以便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根据电路图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

解答 解:(1)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更换电阻后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示数;
(2)电压表并接在电阻两端,如下图:

(3)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R=0.2A×10Ω=2V,
实验中的最小电流I=0.1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U-UR=6V-2V=4V,
由I=$\frac{U}{R}$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frac{{U}_{滑}}{I}$=$\frac{4V}{0.1A}$=40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C;
(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5)由欧姆定律I=$\frac{U}{R}$可知,以5欧电阻做实验时,电压是U1=I1R1=0.2A×5Ω=1V;当换为10欧电阻时,10欧电阻两端电压增大,大于1V的电压除以10欧的阻值,故电流表的读数将会大于0.1A,因此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0.1A.
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定值电阻分压变大,大于原来的电压,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原来的值,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为使电流表的读数变为0.1A,变阻器滑片应该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C;(4)电压;(5)大于; 右.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关于电路的连接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是电学中的基础,应掌握熟练;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应用到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现象是: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逐渐变小;由此推测:真空不能传声.“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其目的是:防止声音通过底座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的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初温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温度数据和对应的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时  间 (min)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9074656057----2120
棉絮组水温(℃)90705533-----20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20℃;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降低了33℃,再计算棉絮包的水降低的温度,由此你能看出,小明和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
(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50℃B.43℃C.39℃D.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a、b,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A和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B.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

(1)小新设计了两个实验电路图甲和乙.你认为能够完成实验的电路图是(选填“甲”或“乙”)甲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在甲图中两支温度计温度上升较多的是a(选填“a”或“b”)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是否有关”.需要在图甲中添加器材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用停表控制通电时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等大的圆形纸被剪去的扇形大小不等的剩余部分,将它们做成如图甲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准备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并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如图乙的A(填“A”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或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小华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和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的关系,发现参照图示方法做成的两个纸锥的质量不同,为了使纸锥的质量相同,只有剪刀、圆形纸和胶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剪去的部分粘在纸锥内.
(3)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高度或换用锥角较大(大/小)纸锥进行测量.
(4)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时,小华设计了如表的表格,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下落的速度.
实验次数下落高度下落时间下落速度下落速度的平均值
12.0
21.5
31.0
请指出小华设计的表格中的两处错误1、物理量缺少单位;2、不需要测量下落速度的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的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
(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答: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燃料燃烧不够充分,一部分热量直接散失在空气中,不能被完全吸收.
(2)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答:煤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敏看到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他想探究一个问题: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1)你认为小敏探究搬运同一物体,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的变量是高度、粗糙程度.
(2)小敏选用了一把弹簧秤、一块8牛的长方体重物、五块长度不同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木板,按如图1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时控制斜面高度为0.2米不变.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物重G/牛斜面高h/米弹簧秤示数F/牛斜面长L/米
180.24.60.4
280.22.50.8
380.21.81.2
480.21.41.6
580.21.22.0
分析实验数据,小敏得到的结论是斜面的高度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3)如图2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题中F与L关系的图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走进华茂外国语学校教学楼的门厅,小科被这只大摆钟(如图1)深深吸引,他仔细观察发现摆锤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可能跟摆锤的质量m有关②可能跟摆锤绳子的长度L有关;③可能跟摆锤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摆锤,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天平;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3、6、7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瓶质量m/g移开距离s/格悬线长度L/格来回时间t/s
1203122.1
2403122.1
3603122.1
4602122.1
5601122.1
660391.9
760361.5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悬线长度L有关(填写字母).
(4)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将摆钟的摆长调短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过程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它发声的高低,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在各次实验中,要注意使钢尺的振幅相同.
问题讨论小雨利用钢尺,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则实验的具体做法是:用手反复搓钢尺,感觉摩擦处发热,从而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装置图象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调节透镜和光屏,使它们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放在C处(选填“B”或“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说明此时凸透镜成虚像.
问题讨论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它换成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体现的研究方法是换元法,将点燃的蜡烛移到30cm处,为确定像的位置,再取一只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放在70cm处,能看到它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可用图象c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