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图1圆柱体直径为0.91cm,图2甲温度计的读数是39℃,图2乙温度计的读数是-14℃.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解答 解:
(1)图示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左边的三角板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右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值为2.91cm,圆柱体的直径为2.91cm-2.00cm=0.91cm;
(2)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9℃;
(3)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低于0℃,为-14℃.
故答案为:0.91;39;-14.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班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己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请回答:

(1)在连接电路时,有“10Ω0.5A“、“10Ω lA“、“20Ω 1A“三种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则应该选择哪种变阻器连入电路,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20Ω 1A.
(2)某组同学的电流表指针如图 (a)所示,产生的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小明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就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很大,则他操作中的错误开关没有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到最大阻值处.
(4)排除故障后,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小明画出了小灯泡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 (b)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25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电压表的小量程己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你在图 (c)中补充完整的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6)某组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图 (d)所示.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 (填“亮或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将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如图是测量标有“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装置,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要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这些实验操作分别是:
操作一:调节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操作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操作三:记下电流表的读数,收拾好实验器材.最后处理数据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若实验过程中灯泡的灯丝烧断,则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A与BB.B与CC.A与CD.C与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洗完头发后,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B.用扫把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用塑料袋把水果包好后放在冰箱里
D.洗完衣服后,把衣服摊开晾在向阳通风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或R2其中有一个发生了断路,闭合开关S,能检测出具体故障的方法是将(  )
A.电流表串联在R1支路中B.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
C.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D.完好的小灯泡替换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不合理?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1,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一种方案)第三格挂4个(或第四格挂3个);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乙实验方案好;理由是便于测量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品中质量最接近1000g的物体是(  )
A.一只乒乓球B.一只钢笔C.一升自来水D.一辆自行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