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屛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屛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次数 | 物距/cm | 像距/cm |
1 | 40 | 13.5 |
2 | 30 | 15 |
3 | 25 | 16.7 |
4 | 20 | 20 |
5 | 15 |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屛放在B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屛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1至3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 的实像;第5次像距应是 cm,此次像比第4次的像 (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屛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 的成像特点(“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屛上的像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
【答案】(1)左;(2)缩小;30;大;(3)放大镜;(4)上
【解析】
试题分析:(1)将蜡烛放在A点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在B位置上,要想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2)在1﹣3次实验中,物距分别为:40cm、30cm、25cm,都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第5次实验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第5次的像比第4的像大.根据光的折射时的可逆性可知,第5次实验时的像距正好是第2次实验时的物距,则第5次像距应是30cm;(3)将蜡烛放在C点,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屛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放大镜利用了此原理;(4)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像将向上移动。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某市幕阜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1)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
(3)实验得到的结论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___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C.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车次 | 南昌西开 | 上海虹桥到 | 运行距离 |
G1346 | 09:43 | 13:18 | 780km |
G1386 | 10:05 | 13:59 | 780km |
G1348 | 10:26 | 13:41 | 780km |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定值电阻R1、R2,标有“2.5V”字样白炽灯L和特殊电子元件E,且R1<R2,分别将它们单独接入电路中,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U,则通过每个电阻、电灯和特殊电子元件的电流也相应改变,根据实验数据给出A、B、C、D四条I﹣U(或U﹣I)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B表示R2的I﹣U图象
B. 特殊电子元件E,其电流的变化比其两端的电压变化更快
C. 若将R1和电路元件E并联接入电路中,当电路两端电压U=2.5V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45A
D. 白炽灯L的额定功率为0.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
(2)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N。
(3)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栓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 / m3)
(4)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