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选填“快”或“慢”),这表明水吸热本领更强.

分析 (1)判断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控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所用仪器相同;
(2)实验中不断地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使得物质受热均匀;选取相同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
(3)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由于煤油的吸热本领小,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解答 解:(1)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让它们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前提条件是: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不断地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使得物质受热均匀;选取相同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
(3)因为煤油比水的吸热本领小,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相等热量时,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故答案为:(1)质量相同;(2)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3)快;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来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吸热能力)的大小,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72km/h.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24m/sB.25m/sC.26m/sD.5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列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2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两个重为50N完全相同的物体A、B叠加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以2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那么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1为10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如图乙,再让它们一起在地面上以5m/s匀速前进,AB所受摩擦力为f2,那么f1=f2.(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实验室的一根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F/N0l234567
弹簧的长度L6.09.012.015.O18.O21.O24.528
弹簧的伸长△L/cm03.06.09.012.015.018.522
(1)弹簧的原长为6.0 cm.
(2)该实验小组发现,当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经过进一步讨论发现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F比是个定值,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拉力增大1N,弹簧伸长3.0cm.请你举出我们在所操作实验中采取同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是研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3)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最大测量值为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220V,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这位物理学家是(  )
A.安培B.伏特C.欧姆D.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6V,RX的阻值约10Ω左右.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frac{U}{I}$.
(2)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的量程.那么,电流表应选用0~0.6的量程.这样做可以避免实验时间过长因温度升高而影响阻值.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1Ω.
物理量
实验次数
电压/V电流/A电阻/Ω
12.00.2010.0
22.50.2410.3
32.80.2810.0
被测电阻值RX=10.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瓶子里灌满了水,用手堵住瓶口,然后把瓶子倒立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做做看,并作出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