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某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请你归纳出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关系式:F1=$\frac{0.3N•m}{{L}_{1}}$.
L1/m0.30.250.150.10.060.05
F1/N11.22356

分析 根据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进行多种运算判断,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数学变化关系.

解答 解:分析数据:
1N×0.3m=0.3N•m;
1.2N×0.25m=0.3N•m;
2N×0.15m=0.3N•m;
3N×0.1m=0.3N•m;
5N×0.06m=0.3N•m;
6N×0.05m=0.3N•m;
由此可知:F1L1的乘积为0.3N•m;
则F1=$\frac{0.3N•m}{{L}_{1}}$.
故答案为:$\frac{0.3N•m}{{L}_{1}}$.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数据的分析,不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的变形得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小雪用吸管对水平桌面上开口的饮料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雪能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B.随着饮料不断被吸入,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
C.小雪需用力才能在饮料内部吹出气泡,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D.吸管插入饮料中的不同深度,小雪吹出气泡所用的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造成危害.徐州市为了保护宜居环境,已从去年开始Pm2.5监测,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
A.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
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在建筑工地裸露的土地上播撒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若甲和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如图是甲、乙两灯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则电源两端电压为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若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0.5A
B.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4~20Ω
C.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2.5V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5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①;(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②;(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若在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B蜡烛都无法跟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始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V
B.R1的阻值为12Ω
C.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9:16
D.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值为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
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D.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液体的密度ρ/(g•cm-3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物体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浮力F/N
10.8500.700.300.40
21.0500.700.200.50
31.2500.700.100.60
41.0600.840.240.60
51.0700.980.70
(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0.28N.
(2)分析对比第1、2和3次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3)分析对比第2、4和5 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