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分)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教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1)(2分)请你根据表中实验序号1的有关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
(2)(3分)将实验序号2、3所对应的内容补充完整。
(3)(2分)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滑轮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               有关,与                              无关。
(1)如下图,(2)从上到下依次填90.9%,0.2,83.3%,(3)提升的物重,提升的速度

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的“钩码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距离”可看出物体由3段绳子拉着。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应该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然后按照“定动交替”的方法绕线。
(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即W=Fs;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用=Gh;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2=G2h2/F2s2=(3N×0.1m)/(1.1N×0.3m)=90.9%;第三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是测力计移动距离的1/3,即0.2;机械效率:η3=G3h3/F3s3=(2N×0.2m)/(0.8N×0.6m)=83.3%
(3)比较表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比较表中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应用设计题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乙)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所示,作出:①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②以O为支点,作出力F的力臂。
(3)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把重G为15N的重物挂在杠杆的中点,用手竖直提起棒的一端,使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图所示.
(1)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如杠杆是一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若在2s内将重物提升了0.1m,则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大?机械效率是多大?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     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使用杠杆的事例中,省力的是
A.用筷子夹取食物B.抬起独轮车的车把
C.用扫帚扫地D.用钓鱼竿将鱼提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应用设计题

(6分,每图2分)
(1)如图甲,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OA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在圆圈内填入正确的电表符号,使开关闭合后两灯都能发光。
(3)如图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螺口灯泡与按钮开关正确接入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应用设计题

(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2)通过图示滑轮组向上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使电路中各用电器正常工作,在O中填入适当的电表符号,使每个用电器均能工作,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整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小红调节好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