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闭合S1,断开S2,L1发光,L2不发光B.闭合S1、S2,L1、L2都发光
C.闭合S2,断开S1,L1、L2都发光D.S1、S2都断开,L1、L2都不发光

分析 根据两个开关的连接位置,结合电流流向法判断两个开关的通断导致的现象.

解答 解:
A、闭合S1,断开S2,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左侧导线和L1并联,L1被短路,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电源短路,故L1、L2都不发光,且会损坏电源;故A错误.
B、闭合S1、S2,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左侧导线与L1、L2并联,L1、L2都被短路,两灯都不发光,且会损坏电源;故B错误.
C、闭合S2,断开S1,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L1、L2并联,L1、L2都发光,故C正确.
D、S1、S2都断开,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只有L1接入电路,所以L1发光,L2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ABD.

点评 在本题中,开关S1的位置比较特殊,直接观察可知,开关S1与两灯并联;当S1闭合时,会使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就回到负极,是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两灯都不会亮,这是不允许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什么是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测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段裸导线和一段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并在电阻丝和裸导线上裹上相同的两张纸.接通电路,观察到通电的电阻丝使纸片燃烧,而裸导线上裹的纸却没有燃烧.请你根据这个演示提出一个相关的、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个对应的猜想.
问题: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吗?(问题准确即可)
猜想: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必须与问题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为了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了用相同材料和粗细的金属丝制成的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的弹簧圈直径相等,弹簧B、D的弹簧圈直径也相等,且A、C的弹簧圈直径小于B、D的弹簧圈直径;A、B原来的长度均为LO,C、D原来的长度均为LO′,且LO<LO′.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目增加了△L1、△L2、△L3和△L4,如(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 (a)、(b)或(c)、(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当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原长相同时,弹簧圈直径越大,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
(2)分析比较(a)、(c)或(b)、(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当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弹簧圈直径相同时,原长越大,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
(3)若研究A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关系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02.04.06.08.010.012.014.0
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35.5
则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如图2B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4)若将以上C、D两个弹簧均改造成弹簧测力计,且两测力计的外壳和刻度分布均相同,则用弹簧D制成的测力计精确度更高.
(5)小华同学继续把制作好的弹簧测力计改造成为“密度秤”.他在不改变原来弹簧测力计刻度分布的情况下,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五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它们的物重,数据如表:
液体密度ρ/(g/cm30.81.01.21.31.7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42.83.23.44.2
①分析此表,图甲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的规律的图象是B.
②小华改造的密度秤的分度值是0.1g/cm3,如图乙所示,指针指在密度秤图示位置时,待测液体的密度为2.1g/cm3
③小华经过分析发现:自己制作的密度秤的“0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不重合,使用起来显得很不方便.他经过思考,对自己的改造过程进行了修正,成功地使两个“0刻度线”重合在了一起,小华的修正做法是:将塑料桶挂在秤钩上后,先将指针对齐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然后再进行测量后标注密度的刻度值.
④小华在修正后的密度秤的塑料桶中重新装满密度为0.8g/cm3的液体,此时对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
B.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C.若平衡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散失,则平衡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联系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一个智能手机,请你结合智能手机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写出四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序号  智能手机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 智能手机上网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  
 2  
 3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近年来,由于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引发下列现象,其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冷C.热带风暴频发D.冰山体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雨以一定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去,石子所作的运动叫斜抛运动.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和小丽一起作如下探宄:
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裝置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不变,用开关控制喷水的速度.
首先让喷水嘴的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作了3次实验:
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 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小雨和小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抛射角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就越远.小丽回忆起上体育课的情景,想起了几个应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投掷标枪.
(2)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又做几个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5304560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5086.610086.650
小雨与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速度一定时,随着物体抛出时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抛出距离先是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当夹角为45°时,抛出距离最大.小雨与小丽总结了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确了斜抛运动在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与抛射速度和抛射角的关系,他们感到这次探宄的成功得益于探究规程中两次较好的运用了控制变量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0.根据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电压表的表盘及指针如图所示,若接“0~3V”量程,电压表的读数为0.6V.若接“0~15V”量程,表盘上每一小格代表0.5V,读数为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