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甲、乙两个小灯泡,甲灯标有“6V 3.6W”、乙灯标有“6V 6W”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将甲乙两灯连接在如图所示电路中,两灯均不会烧坏,①、②、③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①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则甲灯比乙灯亮

B.如果①②是电压表,③是电流表,则乙灯比甲灯亮

C.如果①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则甲灯比乙灯亮

D.如果①③是电流表,②是电压表,则甲灯比乙灯亮

【答案】A

【解析】

可得,两灯泡电阻分别为

A.如果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则两灯串联,由,可知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大,则甲灯比乙灯亮,故A正确;

B.若①②为电压表,③为电流表,则乙灯不发光,故B错误;

C.如果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则甲灯不发光,故C错误;

D.当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两灯泡并联,根据可知,乙灯的功率比甲灯大,则乙灯比甲灯亮,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所示,关于该小灯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中合理的是

A.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B.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C.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D.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半导体材料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利用该材料设计了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应温度高低的电路,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增大。电源电压不变,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R0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端调到左端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电压表V2示数变大D.R0两端电压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帅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小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越高呢?

②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物重

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

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η%

45°

1

0. 7

0. 9

1

0. 9

77. 8

30°

1

0. 5

0. 7

1

0. 5

0. 7

71. 4

30°

2

0. 5

1. 4

1

1

1. 4

1)表格中缺少2个数据,请补充完整____ 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

4)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_(选填实验次数)的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小梅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实物图未出)

1)要测量干路的电流,必须将电流表接在图中________(选填“A”“B”或“C”)处。在实际操作中,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她忘了___________;小梅仔细观察还发现,电流表指针是向着零刻度线左边发生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亮。小梅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据此她认为两灯一定是串联的;小梅的结论是_________(选填可靠不可靠”)

3)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梅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他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她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__________

4)为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她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 ,并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实验序号

A处电流IAA

B处电流IBA

C处电流IA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实验数据如表,对数据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________(选填“方法二”或方法二”)进行实验的;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43.2WB.滑动变阻器最大功率为3.6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D.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值为8.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如下操作并得出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3)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_____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透镜;

③晓雯做到第3次实验时,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此时,像会成在光屏的上半部分,如果想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④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_侧(选填“左”或“右”);

⑤如果把物距调节到5cm,看到的像比第4次实验_____(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能反映水平风力大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6V R0 为定值电阻,L 为额定电压是 2.5V 的小灯泡,其 IU 关系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AB 为长14cm、阻值 60Ω 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丝的阻值与长度成正比),OP 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金属圆球 P。闭合开关 S,无风时,OP 下垂并与 A 端接触,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2A 有风时,OP 绕悬挂点 O 转动,风对球的作用力 F 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已知 OP 金属杆与 AB 接触点每 远离 A 1cm 受到的力均为 0.5NOP 始终与 AB 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电流表示数为 0.2A 时,灯泡的电阻为多少 Ω

(2)无风时 R0 两端的电压?

(3)为保护电路,允许风对球施加的最大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