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实验中,能(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请你判断,折射光线是否一直存在?否.(选填“是”或“否”)

分析 (1)水很透明,没有反射光线的物质,我们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稍微增大水的浑浊程度.
(2)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

解答 解:
(1)为了更清晰地看到光路,使水稍微混浊一些,可以放入少量的牛奶.就能看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空气中的折射光线是在白屏上显示或在有烟雾的空气中看到的.
(2)如图,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光线消失.
故答案为:(1)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能;(2)大于;增大;否.

点评 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实验,采用了观察法,然后归纳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填写下列物理量的单位:
(1)酒精的比热容2.4×103J/(kg•℃);  
(2)酒精的热值3.0×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二是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痛心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受,根据声信号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的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标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墓地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20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2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多少?(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2min后潜艇B与A的距离是多少?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四组物体中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玻璃杯和橡胶棒B.铅笔芯和橡皮擦C.陶瓷和大地D.铝线和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冲击钻打孔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D.电动机带辗米机辗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哪一组中的物体都是光源(  )
A.太阳和月亮B.太阳和地球C.月亮和萤火虫D.太阳和萤火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理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化法”进行探究实验的是(  )
A.验证光的反射定律B.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C.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D.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象还是凝固图象?凝固图象;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0℃;
(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水;
(4)凝固的时间有几分钟?4min;
(5)第5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北京的街道上华灯齐放,如图所示,这些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他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这盏灯与其他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填“串”或“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