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______.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______.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答案】分析:(1)为了测量力臂大小,所以需要刻度尺;
调节横梁平衡,需要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不难计算;
根据表中数据的计算不难比较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关系而得出结论;
(2)调节杠杆上平衡螺母使其水平平衡,目的有二.
其一是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线刚好过支点,从而使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不产生影响.
其二是使实验过程中,在保持杠杆每次实验都能调节到水平平衡,且动力与阻力都采用杠杆上悬挂钩码方式的情况下,便于测量力臂.
解答:解:(1)为了测量力臂大小,所以需要刻度尺;
调节横梁平衡,需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动力×动力臂=1N×0.1m=0.1N?m;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阻力×阻力臂=0.1N?m,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故答案为:(1)A、刻度尺; B、平衡螺母;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点评:本题充分体现了“延伸课堂探究思维,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建湖县二模)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挂钩码时为了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实验时应使杠杆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
(2)在图甲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为使杠杆平衡,他可在B位置挂上
4
4
个钩码,
(3)若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每个钩码重1N.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刻度尺
刻度尺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______.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______.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______.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______.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