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下列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L
B.煤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雪白的墙壁变黑了
C.端面平整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D.做二氧化氮与空气的扩散实验,抽出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逐渐相同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以及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

解答 解:
A、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不正确.
B、煤球放在墙角处多时,墙面上的白石灰变黑,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正确.
C、两块表面平整的铅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
D、做二氧化氮与空气的扩散实验,抽出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逐渐相同,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缩小清晰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左(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透镜.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破镜重圆”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其实,破镜并不能重圆,这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它正常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由B到A.(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家有一f=50mm的照相机,他为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2)用一硬纸板在镜头后面接收经镜头折射后的光斑,用此种方法测量焦距,当在纸板上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时,测出光斑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就大约是焦距.
(3)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虚像.
(4)装上镜头,用照相机来拍一开花的桃树的像.
拍完桃树的像之后,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靠近(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把镜头伸出去(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右图,S闭合后,A1的指针偏转了量程的$\frac{2}{5}$,A2的指针偏转了量程的$\frac{2}{3}$,所用电流表为学生用双量程电流表,则通过L1的电流是0.8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了提高热机效率,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
C.减少各种热散失D.尽量降低热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一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测得其重力为2.8N,将其浸没在水中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求:
(1)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小石块的体积为多少?
(3)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现象不属于带电体的性质的现象是(  )
A.用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时,纸屑被吸引
B.电视机荧屏很容易吸附灰尘
C.从冰箱冷冻室内拿出冰棒容易粘手
D.用干燥的毛刷刷衣物时,毛刷上沾有细小的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