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两个猜想:
A.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B.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将50g的水装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100g的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在记录在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
50g水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升高温度(℃) 0 4 8 12 16 20 24
表二
100g水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升高温度(℃) 0 2 4 6 8 10 12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经过推理,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水)吸收相等的热量,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结论为:
 
分析:(1)因探究的是“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将可能的影响因素都考虑到,并且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来探究它对吸收热量的影响.
(2)知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根据探究的要求,分析数据时改变和不变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或得出结论.
(3)因本实验主要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从所提供实验中找出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即可.
解答:解:(1)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三行的数据是质量相同,水升高温度不同,加热时间随之的改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2)表一和表二中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数据是加热时间相同,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不同,但是质量越小,升高的温度越多,所以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水)吸收相等的热量,质量越小,升高的温度越多.
(3)进一步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虽然吸收的热量、物体质量和升高温度都不同,但经合理的运算,可归纳得出的结论为:同种物质(水),吸收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故答案为:
(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水);
(2)质量越小,升高的温度越多;
(3)同种物质(水),吸收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比热容的实验探究,主要是使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和得出结论,注意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南通)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中央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
5
5
cm,判断的依据是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  像一定是
放大
放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  可能是
物体放在焦点上(或物距小于焦距.或物距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处)
物体放在焦点上(或物距小于焦距.或物距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处)
(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A).
(1)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倒立
(倒立
倒立/正立)的
(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
变大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2)若将易拉罐做成可左右伸缩的结构(如图甲B),保持圆孔到灯泡距离不变,将薄膜所在处向小孔右方拉伸.拉伸过程中,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
变大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不变
不变
(改变/不变).

(3)兴趣小组对图A情况下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时,像的变化作了实验探究,得出了他们的结论.对此现象,李明同学准备从作图的角度加以研究.图乙是李明对场景的简化模拟,请你帮他作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AB的像.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第一次 9.0 9.0
第二次 13.5 13.5
第三次 15.0 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
5
5
cm,判断的依据是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干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干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放大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物体放在焦点上(或物距小于焦距.或物距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处)
物体放在焦点上(或物距小于焦距.或物距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处)

(5)小明终于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小强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
(靠远\离近)透镜移动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二中八年级(上)第6周假期作业(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A).
(1)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_(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若将易拉罐做成可左右伸缩的结构(如图甲B),保持圆孔到灯泡距离不变,将薄膜所在处向小孔右方拉伸.拉伸过程中,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改变/不变).

(3)兴趣小组对图A情况下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时,像的变化作了实验探究,得出了他们的结论.对此现象,李明同学准备从作图的角度加以研究.图乙是李明对场景的简化模拟,请你帮他作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AB的像.

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
第一次9.09.0
第二次13.513.5
第三次15.0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A).
(1)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_(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若将易拉罐做成可左右伸缩的结构(如图甲B),保持圆孔到灯泡距离不变,将薄膜所在处向小孔右方拉伸.拉伸过程中,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改变/不变).

(3)兴趣小组对图A情况下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时,像的变化作了实验探究,得出了他们的结论.对此现象,李明同学准备从作图的角度加以研究.图乙是李明对场景的简化模拟,请你帮他作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AB的像.

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
第一次9.09.0
第二次13.513.5
第三次15.0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