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举一个生活中升华现象的事例: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
(2)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杯外壁上.
(3)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请解析这种现象.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

分析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冰雕作品体积变小;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在常温下升华;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
(3)根据蒸发吸热的特点来作答,酒精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汽化.

解答 解: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生活中升华现象的事例: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
(2)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外壁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是利用了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3)温度计被取出,玻璃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玻璃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玻璃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故答案为: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杯外壁上;
(3)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梯形物体重12N,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则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N,它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3N,方向竖直向上.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N,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为7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30min到达上海,求标志牌上“××”的值.
(2)若他遵守交通规则,看到标志牌就按规定的速度匀速行驶,那么,这辆汽车到达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必须控制甲、乙两图中水的质量和初温一定.
(2)为了便于比较,课堂上我们是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通过水上升的温度来比较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
(3)实验后,聪明的小明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甲图中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Q=Q这一关系式,又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结果他发现测出的值比书上给出的酒精的热值要小很多(填“大”或“小”),你认为本实验装置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来准确测量酒精的热值,这是因为加热时有热量的损失,水吸收的热量小于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再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重复上述操作,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证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大力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越高
C.乒乓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
D.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当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不同.如果有三列声波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分别如图A、B、C所示,B图所对应的声音的音调最高,C图所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大,这三个声音的音色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广州塔是目前世界最高的电视观光塔、高度610米.乘客在乘坐观光电梯时欣赏到广州市的美丽景色.若电梯匀速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
C.乘客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匀速下降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焦距;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后,移动光屏找像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像的清晰程度.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上离凸透镜右(填“左”或“右”)大于20cm刻度范围内移动(填“10-20”或“大于2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10cm,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像(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