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frac{1}{2}$mv2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frac{{v}^{2}}{μg}$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rac{1}{2}$mv2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分析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物体和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运动,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动能,还有一转为内能.

解答 解:A、电动机多做的功转成了物体的动能和内能,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动能就是$\frac{1}{2}$mv2,所电动机多做的功一定要大于$\frac{1}{2}$mv2,故A错误.
 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等于传送带上的相对位移,物块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frac{μmg}{m}$=μg,物块到达速度v所需的时间t=$\frac{v}{a}$=$\frac{v}{μg}$,在这时间物块的位移x1=$\frac{{v}^{2}}{2a}$=$\frac{{v}^{2}}{2μg}$,传送带位移x2=vt=$\frac{{v}^{2}}{μg}$,
则体相对位移x=x2-x1=$\frac{{v}^{2}}{2μg}$.即物体在传送上的划痕长为$\frac{{v}^{2}}{2μg}$故B错误.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为电动机多做的功,所以由A的分析可知,故C错误.
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即为克服擦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fv=μmgv,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能定理,以及知道划痕的长度等于物块在传送带上的相对位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人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压缩过程中(  )
A.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减小B.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减小
C.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人体的内能转移到气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粉末受热均匀.
(2)试管内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书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示数为38℃.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根据描绘的图线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50℃,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固液混合(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态;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慢(选填“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B.我们听到蚊子在耳边飞过时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音调较低
C.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观察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A′,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A′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实验时,小明同学应在A(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A′.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像A′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C.初中生跑完100m用时约为9s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情境中有关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凝固--吸热)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汽化--吸热)
C.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放热)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蒸发--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现象不会引起家庭电路发生火灾的是(  )
A.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短路
C.开关内两根线相碰D.插头内两根线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1360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