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三块大小不同的正立方体叠在一起,如图所示,正立方体(1)、(2)、(3)分别重10N、20N、30N,它们一个侧面的面积分别为100cm2、200cm2、300cm2,那么,(1)对(2)的压强,(3)对地的压强之比是(  )
A.1:1B.1:2C.2:3D.1:3

分析 由图可知:物体(1)对(2)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3)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C三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frac{F}{S}$可求p1:p3的值.

解答 解: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1)对(2)的压力F1=G1,(3)对水平地面的力F3=G1+G2+G3
则F1:F3=G1:(G1+G2+G3)=10N:(10N+20N+30N)=1:6,
压强之比p1:p3=$\frac{{F}_{1}}{{S}_{1}}$:$\frac{{F}_{3}}{{S}_{3}}$=$\frac{{F}_{1}{S}_{3}}{{F}_{3}{S}_{1}}$=$\frac{1×300c{m}^{2}}{6×100c{m}^{2}}$=1: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最适用于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将一个重240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m,上升的高度h=1.2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288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③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④力不能脱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凸透镜的焦距f已知)
(1)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凸透镜.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选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B.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D.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明坐在地上,最多能拉着质量为400kg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A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2倍,则小明对物体A的拉力是800N.如图乙所示,当小明站立在地面上,利用滑轮组以尽可能大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恰好能将浸没在水中、密度为4×103kg/m3的物体B缓慢拉离水面,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300N(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子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水面下的潜水者眼睛在E处,他观察空中的小鸟S,看起来小鸟在S′处.画出一条光线表示成像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