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②小丽同学认为这套实验装置不能控制两支试管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升高得快的那支试管吸收的热量多于(“多于”、“少于”)温度升高的慢的那支试管.
这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有”、“没有”)影响,简述你的理由: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确保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分析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说明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酒精灯所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要控制两者的质量相等;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升高的温度高,比热容小.
(2)分子间有间隙;长时间使用后,混合液中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根据ρ=$\frac{m}{V}$判断密度的变化.

解答 解:(1)①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混合液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②小丽同学认为温度升高得快的那支试管吸收的热量多于温度升高的慢的那支试管,这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影响,小丽的想法是错误的,原因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由于受热的情况是相同,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
(3)①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混合液总体积变小;
②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1)①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②多于;有;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确保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2)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点评 对于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有两种办法: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图甲和乙后得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观察图乙和丙后得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这一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小明打开盛有热汤的锅盖,香气扑鼻,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水珠而变得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甲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水沸腾后.观察到烧瓶口有大量的白汽冒出,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汽化,后是液化.
(2)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块,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块的底部出现水珠,同时感觉金属块发烫,说明这一过程是放(选填“吸”或“放”)热的.
(3)如图乙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D.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甲是某班同学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824
228116
321238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甲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大小,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4)如图乙小明将5个硬币放在一塑料尺的两端,尺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尺向左倾斜(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右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LED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照明灯具,它主要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工作的,如图就是用多个LED灯组成的“LED”图案,下面有关LED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个LED灯同时发光,一定是串联
B.只要开关闭合,LED灯就一定会发光
C.LED灯的导电性能很好,是良好的导体
D.正在发光的LED灯是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P,F>FB.P<P,F<FC.P=P,F=FD.P<P,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红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每次实验都让末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所成的像重合,然后进行测量,得到如下的数据: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厘米) 蜡烛的高度(厘米) 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厘米) 蜡烛像的高度(厘米)
 8 6 8 6
 12.5 5 12.5 5
 11 5 11 5
(1)他选择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
(2)从这些数据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②像和物大小相等.
(3)小红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在玻璃板的后面贴着放一张不透明的硬纸板,在玻璃板前面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现象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做研究“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媛媛同学发现:实验室的光具座总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媛媛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
序号直径焦距
5cm30cm
4cm10cm
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乙(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所成的像位置会超出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a)所示,则物距满足的条件是2f>u>f.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丙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将光屏下移.
(4)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幻灯机(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5)如图丁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刻度线处,此时眼睛应在光屏(填“烛焰”或“光屏”)的一侧向透镜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