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杠杆如图所示在右端离支点6格处挂一只钩码,另外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当它挂上此钩码时伸长2mm,问:
(1)当弹簧测力计在支点左侧竖直下拉时,伸长4mm,杠杆恰好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在何处?
(2)当该弹簧测力计在右边竖直拉时伸长6mm,杠杆也恰好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应在何处,向哪个方向拉?
(1)距支点以左3格处 (2)距支点以右2格处,向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回顾探究和实验:
(1)如图所示,是小云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①小云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并填好下表中的空格.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m
拉力
F/N
细线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1.0 0.2 0.8 0.4
62.5
62.5
2 3.0 0.3 0.6 75
②请根据实验结论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只取决于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力,与被提物重无关.
B、对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C、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2)回顾“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①你认为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
便于从杠杆尺上直接读出力臂
便于从杠杆尺上直接读出力臂
,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实验中是否还要旋动平衡螺母(填“是”或“否”)

②一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结论对吗?
不对
不对
,造成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由一组数据总结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
由一组数据总结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

动力F1 动力臂L1 阻力F2 阻力臂L2
4N 5cm 5N 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15
15
2 1 20
2
2
10
3 1 20 1.5 10
(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结果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动力臂小于20cm
动力臂小于20cm

(3)在第3次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从图中位置向竖直方向移动后,又向左侧移动30°角,则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过程是
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小后变大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4)另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某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的实验存在什么错误?(写一条)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相加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相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在左端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平衡时,必须在
竖直
竖直
方向上向
拉弹簧测力计.
(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2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你的方法:(写出两种)
方法一:
1位置处挂4个钩码
1位置处挂4个钩码

方法二:
4位置处挂1个钩码
4位置处挂1个钩码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需要测多组数据.以下三个实验也测了多组数据,其中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目的相同的有
①③
①③
(选填序号).
①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②用刻度尺某个物体长度;③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