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谢敏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 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 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 ?理由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 (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2

0.4

0.8

1.0

6

0.5

3.3

0.2

0.4

(1)完成表格中空白处的计算,直接填在表格的空白处.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第二次实验中,钩码上升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W.

(5)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敏同学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则所测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比热的公式C=,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初三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到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下表,并将该型号的热敏电阻应用于如图所示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的恒温箱电路中.

温度/℃

30

40

50

60

70

热敏电阻阻值/Ω

350

300

250

210

175

“控制电路”由热敏电阻R1、电磁铁(线圈阻值R0=50Ω)、电源U1、开关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工作电路则断开;“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U2=10V)、发热电阻R2(R2=5Ω)、导线等组成.问:

(1)工作电路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大?电阻R2的发热功率为多大?

(2)若发热电阻R2需提供1.2×104J的热量,则工作电路要工作多长时间(不计热量的损失)?

(3)若恒温箱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50℃,则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最小值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初三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装置是研究 的规律;乙图装置是研究 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初三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白炽灯泡,当其两端电压增加时,以下是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初二段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