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
D.固定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分析 (1)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主要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3)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4)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手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

解答 解: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光的速度传播,所以传播速度特别快,故A错误;
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
C、蜜蜂在不带花蜜飞行时比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频率大,发出的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故C正确;
D、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手机)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声现象和电磁波有关的几个基础的知识点,联系实例,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判断即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电路中L1标有“2V,1W”,L2标有“3V,1.8W”,电源电压为6V,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大读数为0.4A,此时,两灯相比,比较亮的是灯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我国成功地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与地面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轮船采用声呐装置,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的;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传输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后,小明又进一步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并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水平地面ABOCD,以O点为界,AO段是一种材质,OD段是另一种材质.细线一端系在物体上,绕过轻质滑轮,另一端系在墙上,拉滑轮的水平力F恒为4N,物体经A点开始计时,此后各段路程及耗时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区间ABBOOCCD
距离1m1m1.5m2.5m
耗时1s1s1s1s
A.物体在CD 区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m/s
B.物体在BO区间运动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4N縻擦力
C.物体在OC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3J
D.物体在BO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质量为60kg的李师傅在装修施工时,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他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500N的材料提升了10m,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他施加拉力的功率
(3)他利用此滑轮组工作时的最大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B.陶瓷碗C.铁锅D.塑料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