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在图a所示的道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V的指针偏转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
(1)请判断R1两端的电压(简要说明理由).
(2)求R2的阻值;
(3)现有标有“10Ω 3A”、“20Ω 2A”、“50Ω 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请选择一个替换R1或R2,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
(a)选择标有50Ω1.5A的滑动变阻器替换R1
(b)求出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分析 (1)由图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由b图分析并读出其示数;
(2)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从而求出R2的阻值;
(3)根据电压表量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最大可用变阻器替换R1,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由图a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
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U1+U2=12V,
由图b可知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值处,所以电压表使用的是0-3V量程,示数为3V,即R1两端电压为3V;
(2)根据I=$\frac{U}{R}$得电路中电流:
I=I2=I1=$\frac{{U}_{1}}{{R}_{1}}$=$\frac{3V}{10Ω}$=0.3A,
所以R2=$\frac{U-{U}_{1}}{I}$=$\frac{12V-3V}{0.3A}$=30Ω;
(3)若用变阻器替换R2,即变阻器与R1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当变阻器最大值越小时分得电压越小此时,R1分得电压越大,
即当用10Ω 3A替换R2,滑片在最小值时,R1电压最大为12V,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当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10Ω时,滑片在最大值时,电压表示数最小,
$\frac{{U}_{1}}{{U}_{滑最大}}$=$\frac{{R}_{1}}{{R}_{滑最大}}$=$\frac{10Ω}{10Ω}$=$\frac{1}{1}$,
U1=$\frac{1}{2}$U=$\frac{1}{2}$×12V=6V,电压表变化范围6V~12V,变化了4V,
若用变阻器替换R1,当变阻器连入阻值为0,电压表示数为0,
当变阻器为最大值时,且其最大值越大,分压最多,则应选择50Ω 1.5A的变阻器替换R1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frac{{U}_{滑最大}}{{U}_{2}}$=$\frac{{R}_{滑最大}}{{R}_{2}}$=$\frac{50Ω}{30Ω}$=$\frac{5}{3}$,
所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U滑最大=$\frac{5}{8}$U=$\frac{5}{8}$×12V=7.5V,即电压表变化范围0~7.5V,变化了7.5V.
综上所述,可用50Ω 1.5A的变阻器替换R1,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为7.5V.
答:(1)R1两端的电压为3V;
(2)R2的阻值30Ω;
(3)a、50Ω 1.5A;R1;b、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7.5V.

点评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根据电压表指针所在位置和电路特点判断电压表量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波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将两只气球靠近时,会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为什么?一段时间后两球自然下垂,若此时小明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四句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孤掌难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B.“水涨船高”--浮力
C.“隔墙有耳”--固体传声
D.“四两拨千斤”--二力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只能在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调节其中一个,下列调节不可能使光屏上成像的是(  )
A.将蜡烛向右调节B.将光屏向右调节C.将透镜向左调节D.将透镜向右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以不同方式用滑轮匀速提起重100牛的物体A(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力),则F<F.若物体A在5秒内匀速上升1米,则拉力F、F所做的功W=W(以上均填“<”、“>”或“=”),拉力F做功时的功率为20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人在交通路口过马路时,应注意观察绿灯的剩余时间,否则有可能被“困”在路中央.若绿灯倒计时还剩5s,此时行人要沿斑马线穿过宽20m的马路,则行人的速度至少为4m/s才能安全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升华B.冰箱冷冻室的霜--凝固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汽化D.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用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图2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1)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2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电阻R处断路.(写出一个)
(3)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
U(V)0.51.01.52.02.53.0
I(A)0.10.20.30.40.50.6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象.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1.03×103kg/m3)(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B.b、c两点的压强相等
C.a、c两点的压强相等D.b点的压强比c点的压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