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填序号).

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①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②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射到水面发生了反射,符合题意;
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不合题意.
故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点评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4.许多居民楼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图所示),要使铁架较为牢固、安全.应把主机放在A处还是B处,请你在选择的位置上画出主机对支架的压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闭合开关,线圈转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B.乙图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丙图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一定会偏转
D.丁图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在变阻器的两端A,B之间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4A-1.2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R2=10Ω
B.R1的最大电阻为5Ω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1.6W至4.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S闭合,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则小灯泡L的电阻是10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点时,电压表的实数为Ua,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a;再移动滑片P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b,若Ua:Ub=2:3,Pa:Pb=8:9,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了10Ω(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已知OA=1.0m,OB=0.2m,箱重G=120N,请画出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且F=2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灯泡L标有“6V 6W“字样,开关S闭合后,在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大B.通过灯泡的电流不断减小
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不断减小D.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恒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婧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设计实验测量豆浆的密度.首先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1.1g,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最后把豆浆“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下豆浆的体积为30cm3,则豆浆的密度为1.02×103kg/m3;按此方法测得豆浆的密度比豆浆的真实密度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C=2.1×103J/kg•℃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4.2×103J的热量(c=4.2×103J/kg•℃);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水的比热比冰大,吸收相同热量升温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