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frac{U}{I}$,其方法是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frac{U}{I}$,再明确如何测出电压与电流即可解答.

解答 解:“伏安法测电阻”利用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frac{U}{I}$,
因此实验时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R=$\frac{U}{I}$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故答案为:R=$\frac{U}{I}$;电压表;电流表.

点评 本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以及电压表、电流表在实验中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诗句中,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是导体的一组是(  )
A.人体、盐水、橡皮B.人体、大地、盐水C.金属、大地、陶瓷D.油、人体、大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雪在寒假期间到滑雪场滑雪时,感觉自己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在加点的句子中小雪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某小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器材,电源电压不变.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
(1)导线不能交叉;
(2)滑片向左滑动,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
D.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10cm;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通过调整,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实验中,还没有把像调到最清晰就开始读数,这样操作会影响物距(填“物距”或“像距”)的测定.
(4)小明装好实验装置.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U<f或U=f;
(5)小鹭把该凸透镜放在邮票正上方5cm、7cm、9cm处,均可观察到与图2所示性质相同的像,由此可得:当物距小于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填“仍能”“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7)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使像仍然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凸透镜向下移动.实验中小明轻轻向左吹蜡烛的火焰,发现光屏上的像向右(填“左”或“右”)偏斜.
(8)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看到C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9)如图3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睛”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睛”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蓄电池是化学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它在放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灯丝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经过一座木桥,大桥的长度是1千米,求火车过桥要花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