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http://thumb.zyjl.cn/pic3/quiz/images/201501/183/b1957f09.png)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10cm;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通过调整,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实验中,还没有把像调到最清晰就开始读数,这样操作会影响物距(填“物距”或“像距”)的测定.
(4)小明装好实验装置.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U<f或U=f;
(5)小鹭把该凸透镜放在邮票正上方5cm、7cm、9cm处,均可观察到与图2所示性质相同的像,由此可得:当物距小于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填“仍能”“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7)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使像仍然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凸透镜向下移动.实验中小明轻轻向左吹蜡烛的火焰,发现光屏上的像向右(填“左”或“右”)偏斜.
(8)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看到C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9)如图3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睛”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睛”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