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用了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替代法”);

(2)小丽在A侧观察到A的像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蜡烛B是光的______现象;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丽最好在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____(填“A”或“B”)侧观察;小丽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替代法 反射 折射 较暗 A 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 【解析】解答:(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既用蜡烛B来替代蜡烛A的像,这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在A侧观察到A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是光的折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Ω.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A,应在该导体两端加____V电压.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该导体所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W.

4 4 2.25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U/R知道,导体的电阻为R=U1/I1=2V/0.5A=4Ω;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A,应在该导体两端所加电压为U2 =I2 R=1A×4Ω=4V;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该导体所消耗的电功率为P=U32/R=(3V)2/4Ω=2.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B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有图像可知AC选项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为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所以AC排除,D选项是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所以也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B. 频率越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D. 光不是电磁波

C 【解析】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是:c=λf,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定值(c=3×108 m/s),波长和频率成反比,且光属于电磁波,故只有C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能把声音和图象转化为电流的装置分别是(  )

A. 话筒和摄像机                   B. 耳机和摄像机                   C. 话筒和显像管                   D. 耳机和显像管

A 【解析】话筒能实现声电转换,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机能将拍摄下来的活动图象分解、取样等,将图象换为电信号;耳机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信号;显像管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故只有A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作图题

右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析】因为反射光线在水中,所以入射光线也在水中,并且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因为入射光线在水中,所以折射光线在空气中,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图中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

B 【解析】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 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 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由障碍物了.避免发生交通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温度计的有关问题时:

(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________________。

(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上表面对应刻度尺上的刻度为_________cm,显示的温度应是________。

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水银 当水沸腾时,水银保持液态,能标示水沸点的温度,而酒精变成气态,不能显示水沸点 1mm 5.90 27.5℃ 【解析】解答:(1)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2)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做为此实验中的测温物质;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_______极附近。地磁的两极跟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我国宋代学者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人。

北 沈括 【解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2)在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针所指方向不完全指南北这一事实,故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事实的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