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人造湖湖水的质量为8.1×107kg,水温升高2℃,湖水吸收的热量是6.804×1011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20t无烟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分析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cm△t求湖水吸收的热量;
由题知Q=Q,再利用Q=mq求需要完全燃烧无烟煤的质量.

解答 解:
湖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8.1×107kg×2℃=6.804×1011J;
由题知,Q=mq=Q=6.804×1011J,
需要无烟煤的质量:
m=$\frac{{Q}_{放q}}{\;}$=$\frac{6.804×1{0}^{11}J}{3.4×1{0}^{7}J/kg}$≈20000kg=20t.
故答案为:6.804×1011;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cm△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mq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注意温度升高了(△t)与升高到(末温)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水中的光束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请大致画出它的入射光线的传播路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他应在A(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B,他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煤气的数十倍.2013年3月日本科学家在爱知县附近海域进行地层中的可燃冰中分离制取甲烷气体试验,已经取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从海底采集甲烷气体.1kg“可燃冰”完全燃烧大约放出4.2×108J的热量,可使2500㎏的水从20℃加热至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图中符合用电原则的是(  )
A.
 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
B.
  用湿手拨动开关
C.
   从电线上取风筝
D.
  灯与开关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通过直接感知现象,来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
A.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推测电磁铁磁性强弱
B.根据放在通电螺旋线管旁的小磁针受力偏转推测螺旋线管周围有磁场
C.根据电路中灯泡发光推测:电路中有电流
D.根据靠近带电体的轻小物体被吸引推测轻小物体是带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小组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熄灭,经检查发现酒精没了,他们添加酒精后继续加热完成实验,且在熄灯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始终记录水的温度变化,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图A中所给的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如图B中甲、乙两图中,图乙所示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实验中酒精灯熄灭后对应的图象是AB段.
(4)反映水在吸热过程中的一段是(或BC、CD、BD)BD段.
(5)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能/不能)继续沸腾,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不断吸热.
(7)如果在此装置中添加一试管内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烧杯内,当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烧杯中的液体的沸点比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
B.烧杯中的液体的沸点比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
C.烧杯中的液体的沸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相等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水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只青蛙伏在水下,一个人走近大喊一声,青蛙马上跃起逃遁了,青蛙听到的声音的传播过程是(  )
A.水一青蛙B.空气一青蛙
C.空气一水一青蛙D.人一空气一水一青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的传声效果好.
(3)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16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4)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a、c(从“a”、“b”、“c”或“d”中选两根).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粗细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