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综合问答--旅游途中的物理
小雨“五一”去大泽山游玩,到达山脚水塘边,感觉池水较浅,下水一试方知较深.他跑步上山,被山石绊倒.爬到山顶,满身是汗,山风一吹,浑身发凉.
请你在答题卡上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选择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从光的折射、汽化吸热和惯性等方面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感觉池水…方知较深: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看起来水变浅了;
②满身是汗…浑身发凉:开窗通风时风一吹,加快了人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人身上水分的蒸发,水蒸发要吸热,所以人会感觉很凉.
③跑步上山…山石绊倒:跑步的人脚被山石绊住,脚停止运动,而身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因此就会向前摔倒.

点评 此题为一道信息给予题,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用细绳的一端栓在物体上,再将细线绕过项端高度为h的定滑轮,用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拉力F作用在绳的另一端.用力拉细线,使质量为M的物体,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时间为t.请推到出(结果保留根号,不计物体的体积);
(1)物体在水平面由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
(2)物体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一件精美的冰雕作品.假如当地气温一直保持在-1O℃,那么,艺术家在创作时,冰的密度不变;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冰雕作品会“瘦身”,原因是冰升华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最近雨天路滑,在千山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如图),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汽车头枕(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0×10-5m3.求:(g取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F=0.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对应示数为40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157.8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7.89×103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frac{G-{F}_{1}}{G-{F}_{2}}$ρ(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1200N的重物匀速提升4m,用了20s,已知动滑轮重3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师傅对绳的拉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游客坐在行驶的船重逆水而上,我们说游客是静止的、船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河岸上的树、船舱B.船舱、迎面驶来的船
C.迎面驶来的船、河水D.河水、河岸上的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经过6秒,甲、丙之间的距离为0.3米,则此时乙、丙之间的距离最大为1.2米;此过程中甲物体的惯性等于乙物体的惯性(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