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变大、变小、不变);轮船是下沉些还是上浮些上浮.

分析 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据此得出所受浮力的关系;知道河水和海水的密度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河水和海水体积的大小关系;然后可知轮船是下沉些还是上浮些.

解答 解: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受到的重力不变,
因为轮船漂浮,
所以轮船受到河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即受到的浮力不变;
由FgV,且ρ河水<ρ海水
可知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河水的体积;则轮船是上浮些.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小;上浮.

点评 本题关键有二:一是漂浮条件的使用,二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表:
铁--锌铁--铜铜--锌
苹果0.55伏0.60伏0.95伏
0.40伏0.50伏0.90伏
菠萝0.50伏0.55伏1.00伏
0.70伏0.78伏1.05伏
①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材料、种类有关;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极板间的距离不变;
(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极板间的距离是否有关?.(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小组同学用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来研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的质量和速度直接的关系,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撞击木块后与木块一起向前滑动,该同学借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中最后一列中
 实验序号 小车质量(千克) 小车速度(米/秒) 木块滑动距离(米) 小车速度的平方(米/秒)2
 1 0.20 0.7071 0.2 0.5000
 2 0.40 0.5000 0.2 0.2500
 3 0.60 0.4083 0.2 0.1667
 4 0.20 1.0000 0.4 1.0000
 5 0.40 0.7071 0.4 0.5000
 6 0.60 0.5773 0.4 0.3333
 7 0.20 1.225 0.6 1.5000
 8 0.40 0.8660 0.6 0.7500
 9 0.60 0.7071 0.6 0.5000
(1)本实验进行多组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来寻找一定的规律.
(2)若用0.80千克的小车进行第10次试验,当小车的速度是0.612米/秒(结果精确到0.001)时,木块滑动的距离与第9次实验相同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结论是①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相同时,小车动能相同;
②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不同时,小车动能不同,且乘积越大,小车的动能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某品牌汽车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声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我们用dB(或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汽车装有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汽车内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它与导航卫星通过电磁波实现全球定位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N的力,将10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0J.重力对球所做的功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生产及生活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用专用剪刀来剪树枝容易些,是因为这剪刀既省力又省距离
C.在切菜前刀刃要磨得锋利些,是因为想增大其压强容易将菜切开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图中作出以O为支点,动力F的力臂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扣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实验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第3min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4)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缺少搅拌器,冰的受热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夏天温度高,包装袋里的一捆蜡烛会粘在一起,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填物态变化);用胶水可以将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