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2Ω 1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电路.在甲图上补画一根导线,使得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B、连好电路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应先将滑片P移至
b
b
端(“a”或“b”),再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2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C、调节滑片,当P移至ab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
D、继续调节滑片,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值分别为6.5V、0.52A.
E、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是: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断路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6.5
6.5
 V.
请记录完整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亮度 功率/W
1 4.2 偏暗
2 0.50 正常
3 6.5 0.52 偏亮 3.38
分析:A、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即使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此时电路中的电阻要变大,滑片最左端要和开关连接;
B、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毁元件,变阻器的阻值应在最大值处,故滑片P应划至b端;
C、由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2Ω 1A”字样可知,通过变阻器电流的最大值为1A,因此整个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选0~0.6A;
D、如果是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量导线的电压,示数为0;如果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E、根据P=UI计算.
解答:解:A、变阻器一段已经连好,根据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要想滑片右移时阻值变大,导线必须连在左下端,实物电路连接如右图所示:
  
B、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毁元件,变阻器的阻值应在最大值处,故滑片P应划至b端;
C、①由图乙读出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为0.4A,根据P=UI可算出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1=4.2V×0.4A=1.68W;
②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可知此时电压为小灯泡额定电压6V,根据P=UI算出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2=6V×0.5A=3W;
D、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灯泡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根据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值分别为6.5V、0.52A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Ω,即只有小灯泡在电路中,此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小灯泡两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即6.5V.
故答案为:A、如上图所示;
B、b;
C、D、见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亮度 功率/W
1 4.2 0.40 偏暗 1.68
2 6.0 0.50 正常 3
3 6.5 0.52 偏亮 3.38
E、小灯泡断路,6.5.
点评:在物理实验中,探究用电器的功率经常见到,该类实验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稍微马虎就容易出错,故做该类题时细心最为重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高邮市二模)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  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甲组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乙组数据)
时间(t)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T)℃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电热丝粗细不同
电热丝粗细不同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cm△t
t
cm△t
t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数据处理错误
数据处理错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乙组中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小,热量散失少
乙组中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小,热量散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适应训练(二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 (甲组数据)
时间(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T )/℃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   (乙组数据)
时间( t )/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T )/℃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适应训练(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 (甲组数据)

时间(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T )/℃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   (乙组数据)

时间( t )/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T )/℃

22

26

30

33

37

40

43

46

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  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甲组数据)
时间(t)min12345678
温度(T)℃7076828994100100100100
表2   水的质量m=350g(乙组数据)
时间(t)min306090120150180210240
温度(T)℃222630333740434648
(1)实验前,同学们对两加热器的发热丝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材料和长度相同,于是他们马上判断出两电热丝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是   
(2)这个实验方案的计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号参照数据表所示)
(3)要计算电功率,甲小组处理数据时,只选择了前六个数据,其原因是若计算加热时间取“8min”,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是    (选填“实验误差”或“数据处理错误”).
(4)合理处理数据后,他们对比了老师给的电热器铭牌数据,发现误差比较小的是    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