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维修房屋时,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把500N的水泥提升到6m高的房顶,拉力做功为3600J,则该工人拉力的大小为300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

分析 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2.
(1)利用s=2h求出拉力移动的距离,知道拉力做功,利用W=Fs求拉力大小;
(2)利用W=Gh求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1)由图知,n=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2h=2×6=12
由W=Fs得拉力:
F=$\frac{{W}_{总}}{s}$=$\frac{3600J}{12m}$=300N
(2)有用功W有用=Gh=50N×6m=300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3000J}{3600J}$×100%≈83%.
故答案为:300;8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机械效率的计算,要知道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提升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要求灵活运用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一名跳伞运动员重为600N,其随身携带的物品设备总重为200N,他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为8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强为了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其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是0.5N):

(1)请在图A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DABC.
(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是1×10-4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
据能(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
(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物体要缓慢浸入水中(或弹簧测力计要尽量竖直,或弹簧测力计要调零).(说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图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B.通过R2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
C.将它们串联接到同一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较小
D.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1.5V的电路中,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光屏(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D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
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
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
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
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
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
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4)将蜡烛置于凸进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
(1)实验中,必须取质量(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实验中,用A(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B(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通电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甲(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质量
(g)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
(min)
 最终温度
(℃)
 液体甲 150 20 3 45
 液体乙 150 20 3 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
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
C.左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
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小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则木块A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0.6N.
(2)小芳同学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乙.比较图乙与图甲,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实验过程中,小金同学突发奇想,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丙.比较图丙和图乙,发现它们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则图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