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把它和其他粒子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排列,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B. 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C. 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D. 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明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时,连接的实验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小明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了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____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次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7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拓展)实验结束后,老师要他测量一只阻值约为100Ω的电阻Rx的值。所提供的器材有:
①干电池两节②电流表(0~0.6A、0~3A)一只③电压表(0~3V、0~15V)一只④滑动变阻器(100Ω2A)一只⑤电阻箱(0-9999Ω 5A,符号为)一只
⑥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步骤要求在电表读数时,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刻度值的1/3。
(1)你选择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所选器材,在右侧的虚线框内画出一个能反映测量方法的电路图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施力情况 | 大小 | 方向 |
用两个测力计 | F1=2.5N | 向右 |
F2=1N | 向左 | |
用一个测力计 | F=1.5N | 向右 |
(1)从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再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_____℃;
(2)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温度/℃ | 90 | 93.5 | 95.5 | 97 | 97.5 | 98 | 98 | 98 | …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那么,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
(3)图乙中,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___。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_____。
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
B.夏天吃雪糕时,雪糕周围冒“冷气”
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
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
(5)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确点在用光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现象。
(_______)
(6)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的水的沸点分别为97℃、99℃、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湿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铅笔、_____。
(2)实验时应选择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选填“看清A的像”或“看清B”)。
(3)在实验过程中,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棋子B,一边_____(选填“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B”或“直接观察B”),直至_____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用铅笔分别在_____位置做标记。
(4)若要验证A的像为虚像,可在_____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纸,用眼睛直接观察,若白纸上没有_____,说明A的像为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汤姆森曾将阴极射线经过外加静电场的真空放电
管时,发现射线向阳极侧偏转,
如图甲所示,由此他发现了原子内部含有的一种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材料二:卢瑟福用α粒子(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方向;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反弹回来,如图乙所示。
(1)材料一中,汤姆森发现的原子内部含有的一种基本粒子是_____。
(2)根据材料二中的现象,分析说明原子结构的特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____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 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 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
(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
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
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接着小明有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3)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 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0min物质处于状态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1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kg的某种液体,液体60cm深处受到的压强为4.8×103Pa,求:(g取10N/kg)
(1)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2)容器内液体的体积V。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