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50g,量筒的质量为20g,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

分析 (1)设量筒的质量为m,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40cm3时,液体和筒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筒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筒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2=5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解答 解:
(1)设量筒的质量为m,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1=m1+m=40g,
根据ρ=$\frac{m}{V}$可得m=ρV,则有:ρ×20cm3+m=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2=m2+m量筒=100g,
可得:ρ×80cm3+m=100g,---②
②-①得液体的密度:
ρ=1g/cm3=1.0×103kg/m3
代入①得m=20g;
(2)当液体的体积V2=50cm3
液体质量为m2=ρ×V2=1g/cm3×50cm3=50g.
故答案为:50;20;1.0×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密度有关的计算,能从图象中读出对应的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小丽从网上学会了“鱼香肉丝”的做法,“三八妇女节”那天,当她做好这道菜,她的妈妈恰好进家门,就惊讶地叫道:“她爸,今天的菜好香啊!”.从物理学来说,炒菜所用的铲子的柄是木头的,主要是利用了木头的导热性能差;妈妈能闻到菜香是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军学习了杠杆的知识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一块石头的重,如右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翘翘板A位置,自己坐在B位置上,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军体重500N,可估得石头的重约为(  )
A.100 NB.250 NC.500 ND.100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4G手机上网速度更快,手机之间信号是靠电磁波传播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能源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力发电无污染
B.
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C.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地热能是二次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7.如图所示,A沿斜面向下运动,画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向海洋,则“天宫一号”(  )
A.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在运行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C.在对接过程中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
D.对接成功后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实验中要观察虚像,眼睛应在光屏(选填“光屏”或“蜡烛”)这一侧,逆着(选填“顺着”或“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
(4)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随后他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明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否(选填“是”或“否”),理由是:仅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存在偶然性.
(6)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固定,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呈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其原因是蜡烛处在焦点位置.
(7)如乙图所示,小明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像,其原因是光具座太短.
(8)随着实验的进行,由于蜡烛燃烧后变短,小明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中央,他可以将凸透镜适当往下(选填“上”或“下”)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