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甲组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乙组同学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
B.图乙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仅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解: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40cm﹣30cm=10cm,故A错误; B、图乙中u=47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照相机的原理;故B错误;
C、仅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此时2f<u<f,物体靠近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距变大,需要移动光屏.故C错误;
D、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成像较晚,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挂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左右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时,若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悬挂在A处的钩码总质量为kg.(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示意图,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G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减弱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空气透光程度弱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B.电阻RG两端电压减小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D.电阻R0每秒钟消耗的电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土豆和一桶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计算(g取10N/kg)
(1)土豆的质量;
(2)土豆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土豆的体积;
(4)土豆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暑假李敏乘坐G101次高铁从北京到上海用了5.5h,已知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1 318km,则此高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约为km/h(取整数),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李敏看到坐在旁边的一位年轻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别动”,则这个“别动”是以为参照物的(选填“座椅”、“地面”或“走动的列车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是螺线管内的铁芯,B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S是转换开关.铁芯不直接接触铁块和弹簧,要使弹簧的长度变短,可采用的办法有:
①抽出铁芯,
②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③增加电池节数,
④将开关S转到触电“1”.
以上说法正确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敏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发现所给电流表已坏,于是她找来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也完成了实验.图甲是她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
(1)为了测出L的额定功率,请只添加一条导线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明的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3 , 闭合开关S1、S2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② , 断开开关S2 , 闭合开关S3 , 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U.
请用已知量及所测物理量表示P额= .
(3)完成上述实验后,李敏又发现一个阻值模糊不清的定值电阻,于是利用现有器材,测出了它的阻值.图乙是她连接的部分电路. (a)请你再添加两根导线把电路补充完整;
(b)闭合开关S1和S2 , 断开开关S3 ,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置不动, ,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d)用R0、U1和U表示R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一盒(十个)、质量不同的滑轮三个(图中未画出).小丽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序号 | 动滑轮重 G动/N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 绳的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 s/m | 机械效率 |
1 | 0.1 | 0.5 | 0.2 | 0.34 | 0.4 | 73.5 |
2 | 0.1 | 1 | 0.2 | 0.6 | 0.4 | 83.3 |
3 | 0.1 | 2 | 0.2 | 1.1 | 0.4 | 90.9 |
表二:
(1)分析表一中数据,小丽认为: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
(2)分析表四中数据,你的结论是:提升相同钩码时,.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 ,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