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A、B两管上端开口底部相通,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当用一根细管对着B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B管中的液面会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分析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液体静止时,液面保持相平;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 解:A、B是两个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液体保持静止时,液面相同,A、B两容器上方都是大气压.
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的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容器上方的大气压不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中的液面在A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A容器的液面就会下降.
故答案为:连通器;上升.

点评 掌握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今年春运期间,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我县公安交警部门对客运车做了一些强制要求,当然这也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你认为分析正确的是(  )
A.严禁超载--用来增大压强
B.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用来减小惯性
C.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雪凝天气,后轮套上防滑链--用来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
②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较多,这是因为煤油的(  )
A.比热容较小B.比热容较大C.密度较小D.密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丽用相同的滑轮和细绳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并用它们将同一重物分别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物重大于滑轮自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B.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C.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D.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的电路,小灯泡标有“6V 3W”的字样,电源电压恒为9V,小灯泡电阻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工作.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
(3)通电5min,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R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下列各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的特性的是(  )
A.电荷量B.电阻C.压强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和小雨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16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和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薄壁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物体甲的重为30N
实验序号F(N)F(N)F(N)
1201030
2161434
3121838
482242
542242
表二  物体乙的重为40N
实验序号F(N)F(N)F(N)
6301030
7251535
8182242
9103050
1083050
①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4与8或5与8)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
②小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越大.
③分析实验序号4与5(或9与10)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示数F不同时,物体所受浮力F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均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柱形物体与容器底接触后,容器底对物体有支持力.
④两位同学仔细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知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为20牛.
⑤分析实验序号2和7可以得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分别为14和15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