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图A中,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B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2.44
2.44
cm.(2)如图B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振动

(3)图C中物体A的重力为
3.6
3.6
N.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注意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A中,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物体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与2.44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4cm.
(2)图B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3.6”处,所以物重为3.6N.
故答案为:(1)B;2.44;(2)振动;(3)3.6.
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越秀区模拟)(A卷)小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请你帮助他在实物连接图1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缺的导线补上.
(2)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来改变通过的电流,以达到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减少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减少误差

(3)若实验器材改为如下:一个标准电阻箱(电路图符号)、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电流表(该电流表表盘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电流表灵敏度良好且量程足够大),请用以上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工业园区一模)小明通过如下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
中心
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图甲,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凸透镜A固定在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95cm刻度线处时,观察到了烛焰在光屏上成
倒立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
放大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能在光屏再次呈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在原位置处换上凸透镜B,通过将光屏移近透镜一定距离后,又在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可知凸透镜A的焦距
大于
大于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若想要不移动光屏也能在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和透镜B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
透镜(选填“凸”或“凹”),这个步骤类似于
视眼的矫正(选填“近”或“远”).
(4)在图甲中,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纸上代替蜡烛作为光源,从右向左直接看光源形状如图
A
A
,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直接看光屏,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仍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
仍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开水瓶软木塞密度的实验示意图.

实验步骤:A.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
C.向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D.读出水的体积V1
E.用细线系住软木塞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F.将软木塞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塞的总体积V3
(1)步骤A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根据实验示意图和步骤中的标注,将表格填写完整.
测量值 软木塞的                质量m/g 水的体积V1/cm3 水和铁块的体积V2/cm3 水、软木塞和铁块的总体积V3/cm3 软木的密度ρ/(kg?m-3
数据  
12
12
40
50
50

90
90

0.3×103
0.3×103
 
(3)反思实验过程,发现有一步骤是多余的,此步骤是
D
D
(填序号).
(4)考虑到软木塞的吸水性,实际测得密度应
大于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实际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是小华同学测量某种食用油密度的过程,请根据题意完成各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BCA
BCA
(填字母代号).写出该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
ρ=
m2-m1
V
ρ=
m2-m1
V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下图1和图2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
0.9g/cm3
0.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A、B、C、D进行实验,已知A、B体积相同,C、D体积相同,A与C的密度为ρ1,B与D的密度为ρ2,且ρ1<ρ2.为了便于观察圆柱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他分别在圆柱体上标注出间距相等的刻度线,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圆柱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a)、(b)、(c)和(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精英家教网
①分析比较上图
 
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相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
②分析比较图1(a)和(b)或(c)和(d)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不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小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A.他们计划从物体自由下落的距离与下落的时间关系上入手进行探究,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取一些相同“一次性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量“一次性纸杯”在空气中自由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和下落时间的一些数据.
B.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测量一只“一次性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画出了“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图2中的图线1:
 时间t/s  下落距离S/m
 0.0  0.000
 0.4 0.036 
 0.8  0.467
 1.2  0.957
 1.6  1.447
 2.0  x
实验2:将4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图2中的图线2;
实验3:将9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图线l、2、3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次性纸杯”在开始下落阶段的运动速度是
 
(填“变化”或“不变”)的.
(2)分析图2中的图线1,推算表格中x的值应为
 
m.
(3)分析比较图线l、2、3,在最后阶段,图线
 
对应的“一次性纸杯”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匀速下降过程中,三次所受的阻力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