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闭合S1、S2时,三表均有示数;现将滑片P移到中点,断开S2时,部分电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下列关于其变化情况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D.电流表A2示数变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上物体B后, 能将B推动一段距离s,这说明A对B做了功,如图所示。在同样的平面上,B被推得越远,A对B做的功越多,A的动能越大。以下为小京的部分实验过程及结论,请你补充完整:
(1)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h由静止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越______(选填“快”或“慢”),物体B被推得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发现质量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钢球能将物体B推得越远。所以,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点燃蜡烛后,光具座上的情况如图所示,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调节,调节结束后,可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动至光具座的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仍可承接到清晰的像,根据此时的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在上一步的实验完成后,在凸透镜前加一个远视眼镜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蜡烛后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电热器电路。电热丝、指示灯、开关构成串联电路,接在电源上,已知该电路中有一个元件断路,有一个元件短路,但不知道是哪两个有故障,今用一个校验电灯分别接在各处,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根据表格内容可判断( )
校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校验电灯接入点 | a、f | a、b | c、d | e、f | a、d | c、f |
发光情况 | 正常发光 | 不发光 | 亮度较暗 | 不发光 | 亮度较暗 | 正常发光 |
A.开关断路,指示灯短路B.指示灯断路,电热丝短路
C.电热丝断路,开关短路D.指示灯断路,开关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一种风暖浴霸,它是利用风扇吹动空气流动,通过 电热丝加热冷空气带动室内升温。图乙是该型号风暖浴霸的简化电路图,R是电热丝。其主要参数如表所示。 求:
(1)浴霸正常工作时的干路电流是多少?
(2)正常工作时,电热丝 R 的阻值是多少?
(3)浴霸正常工作时,使容积为 20m3的房间空气温度升高 20℃,需要 5min,电热丝加热的效率是多少?[ρ空气=1.2kg/m3,c空气=1.0×103J/(kg℃)]
项目 | 参数 |
额定电压/V | 220 |
R额定功率/W | 2200 |
电动机功率/W | 4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为圆柱形
(1)小沿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则桶A重_____N,桶B重_____N
(2)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N
(4)接着小芳同学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4组数据,表格如下,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_____(选填“深”或“浅”)
次数 | 1 | 2 | 3 | 4 |
桶A与沙子的总重量/N | 2.4 | 2.8 | 3.2 | 3.4 |
桶B与水的总重量/N | 4.0 | 4.4 | 4.6 | 5.0 |
(5)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_____
(6)小芳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麻雀的质量约3kgB.成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75mm
C.中学生上一层楼做功约1500JD.电视机正常工作电流约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透镜,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 150cm 处移至距透镜 100cm 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 7cm。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cm。小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焦距;
(2)查阅资料后小华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大小与焦距、物距等因素有关, 为进一步探究,她将 5cm 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焦距 f/cm | 物距 u/cm | 像距 v/cm | 物高 l/cm | 像高 h/cm |
1 | f1 | 35 | 14 | 5 | 2 |
2 | 30 | 15 | 5 | 2.5 | |
3 | 20 | 20 | 5 | 5 | |
4 | 15 | A | 5 | B | |
5 | 5 | 30 | 6 | 5 | 1 |
6 | 15 | 7.5 | 5 | 2.5 | |
7 | 10 | 10 | 5 | 5 | |
8 | 6 | 30 | 5 | 25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 f1 为__________cm,表格中 A处数据应为__________cm,表格中 B处数据应为 ____cm;
(3)小明想利用焦距 40cm 的凸透镜甲和焦距 18cm 的凸透镜乙制作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时,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 ____(选填“甲”或“乙”)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