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甲)是小强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导线若干.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R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
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断开开关,接着仅把10Ω的电阻换下5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2.5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接下来应把滑片P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3)当小强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请你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4)为了完成实验,请你想一想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说出一种方法并简要说明方法的理由.方法: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理由: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
2.5V
15Ω
=
2V
R

解得:R=12Ω,故换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
2.5V
15Ω
=
2V
R

解得:R=12Ω,故换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分析:(1)分析图乙,得出电流和电阻的反比例关系:电压不变,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若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将变大,要减小电阻两端的电压,需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为15
解答:解:(1)由图丁所示图象可知: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值的乘积不变,是一个定值,这说明: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将变大,即示数大于2.5V;
此时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上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由题意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应为U滑=4.5V-2.5V=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
2.5V
15Ω
=
2V
R

解得R滑=12Ω
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可能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把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还是较小,不能使电阻两端达到要求的值;
也可能是电源电压太大,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也不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2.5V;
(4)由(3)分析,完成实验,可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故答案为:(1)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大于;上;
(3)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4)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理由: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
2.5V
15Ω
=
2V
R

解得:R=12Ω,故换用“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操作改进等问题,实验操作分析及实验改进措施是本题的难点,要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认真分析,然后提出改进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沈河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小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帽同.实验的弹簧侧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压力
压力
相同.根据图乙、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判断出
木块
木块
 (填“铜块”或“木块”)的表面更粗糙一些.
(3)图甲中弹簧测力汁的读数是
2.2
2.2
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读数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4)小强认为完成本实验的关键是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他提出对图甲的装置进行改进,并且画出了改进后装置的示意图,如下表所示.请你选出其中的一种改进方法加以评估.
改进1
改进2
你选取了
改进1
改进1
装置.(此空不给分)
评估:
不用匀速拉动长木板便于操作
不用匀速拉动长木板便于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10
cm.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目的是
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2)小强注意到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经过思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不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3)如图乙所示,小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
蜡烛(左)
蜡烛(左)
移动,在光屏上就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小强注意到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经过思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不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______移动,在光屏上就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8所示是小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帽同.实验的弹簧侧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相同。根据图乙、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敷.可判断出____________ (填“钢块”或“木块”)的表面更粗糙一些。

(3)图甲中弹簧测力汁的读数是_______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4)小强认为完成本实验的关键是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他提出对图甲的装置进行改进,并且画出了改进后装置的示意图,如下表所示。请你选出其中的一种改进方法加以评估。

改进1

改进2

你选取了改建___________装置.(此空不给分)

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