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圆柱体放置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来判断压强大小关系.

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

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且S>S,所以V甲剩>V乙剩

由ρ=可知,ρ

由图可知,原来两柱体的高度关系为h<h

由柱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原来的压强关系为p<p

由图可知,甲切去的体积更小,且甲的密度更小,所以可知G甲切<G乙切

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G<G,即F<F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为了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C.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试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电路

D. 将图中电阻R换成小灯泡,滑片Pba端缓慢移动,灯泡变亮,比值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木块/小车/斜面)的动能与_____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_____

3)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它结合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省时省电、安全性高。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下图中S1为过压保护开关,S2为过热保护开关,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图分别表示S1S2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情况,其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张家客厅的吊灯由六盏完全相同的灯组成,六盏灯全部由一个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灯全部正常发光,开关断开,灯全部熄灭,为了判断这些灯是以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位同学展开讨论,小王同学说:当这些灯正常工作时,用电压表测取它们两端的电压,若它们的电压都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并联的;小李同学说:用电流表与每盏灯串联,若电流表的示数都相等,则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1)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__

(2)请你另外提供一种能判断它们是如何连接的方法.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和(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是(填序号) ;理由:

(2)用笔画线完成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1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最后一次实验两表的示数如图2,则记录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①、②分别是

表(一)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05

0.1

0.15

0.2

表(二)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25

0.2

0.15

0.1

(4)由表(一)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初步结论:

(5)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她的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______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__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0.9×103

水银

13.6×103

煤油

0.8×103

8.9×103

酒精

0.8×103

2.7×103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 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位置A、B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_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__________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