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正方体A重10N,边长为10cm.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3)当物体B重为5N时,物体A做什么运动?此时摩擦力为多少?

分析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知道边长可求底面积即为受力面积,根据p=$\frac{F}{S}$求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当物体B重为3N时,绳子的拉力和物体B的重力相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匀速的速度无关,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F=GA=10N,
受力面积:
S=(10cm)2=100cm2=0.01m2
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p=$\frac{F}{S}$=$\frac{10N}{0.01{m}^{2}}$=1000Pa;
(2)当物体B重为3N时,绳子的拉力T=GB=3N,
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T=3N;
(3)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当物体B重为5N时,即绳子的拉力为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3N不变,
因绳子的拉力大于受到的摩擦力,且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
(2)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3)当物体B重为5N时,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3N.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要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匀速的速度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
一、太阳能汽车的主要构造
   1、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电池方阵是太阳能汽车的能源,一般等级的太阳能汽车通常使用硅电池板,许多独立的硅片(接近1000个)被组合,形成太阳电池方阵,方阵输出功率的大小受到太阳、云层的覆盖度和温度的影响.
   2、电力系统:太阳能汽车的心脏部位就是电力系统,它由蓄电池和电能组成,蓄电池组就相当于普通汽车的油箱.
   3、电动机:大多数太阳能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是双线圈直流无刷电机,这种直流无刷电机是相当轻质的材料机器,使电能的使用率达到98%.
二、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
   1、作为驱动力: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会在储电池中存起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车的行驶快慢只要控制输入电机的电流就可以解决.
   2、用作汽车辅助设备的能源:
     (1)太阳能用作汽车蓄电池的辅助充电能源
在轿车上加装太阳电池后,可在车辆停止使用时,继续为电池充电,从而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节约能源.
     (2)用于驱动风扇和汽车空调等系统
汽车在阳光下停泊,由于车内空气不流通,使得车体成了收集太阳能的温室,造成车内温度升高,使车内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从而使车内空气品质变糟,若加装太阳能风扇等,停泊期间为汽车提供新风并降温,保证车辆再次上路时有良好的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是原子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硅电池板中的硅片是半导体(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反映电动机的原理的图是(  )

(3)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存在的主要能量转化?
(4)某太阳能汽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为8cm2,正对太阳时能产生120V的电压,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10A的电流,而太阳光照射到面板时每平方米的辐射功率为1000W,则该车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两手在竖直方向拉一弹簧秤,它的示数是20N,这两手的拉力分别(  )不考虑弹簧测力计重
A.20N   20NB.10N  10NC.0N  20ND.0N  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
(1)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7℃,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过程中将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6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4V,L2两端的电压为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红红找到了一个圆柱状的木质固体,想要测量它的密度,可是手边只有量筒,且圆柱状固体较大,无法放入量筒内.聪明的红红很快就想出了解决办法,她找来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减去瓶口,借助所学的物理知识很快就得到了该固体的密度,请你和她一起完成测量过程.实验步骤如图:

①往饮料瓶内装适量水,另外在量程为100ml的量筒内装一些水.
②用保鲜膜(质量不计)包住固体,轻轻放入饮料瓶使之漂浮在水面,在饮料瓶侧壁水面处做记号A.
③取出保鲜膜和固体,把量筒内的水缓缓倒入饮料瓶直到水面到达记号A处.
④用细线拴住固体并放入饮料瓶,固体下沉至瓶子底,在饮料瓶侧壁水面处做记号B.
⑤取出固体,把量筒内的水缓缓倒入饮料瓶直至瓶内水面上升至记号B.
实验数据如图所示,g取10N/kg
(1)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第二步实验的目的是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物体的重力,由图中所给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该圆柱形固体的密度为2×103kg/m3
(3)红红通过分析发现,计算出来的固体的密度与实际的密度相比有偏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将物体从水中拿出时,上面会沾有水,造成体积测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小明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足够深的桶中,物体缓缓下沉.则溢出水的质量小于(选填“大于”“小于”“等于”)200g水,放入物体后水对桶底的压强等于放入物体前水对桶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若要让物体上浮,可以在水中加入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现在市场上制成赛车的车架有各种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g取10N/kg)
材料
技术指标
锰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
性能(强度)较弱较强
密度/(kg/m37.9×1033.0×1034.5×1031.6×103
(1)若一副车架的体积约为2.5×10-3m3,则最轻的车架质量是多少?
(2)运动员骑着一辆赛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500m,所用时间为5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100N,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骑车做功的功率多大?
(3)若运动员和赛车的总质量为70kg,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m2,则该运动员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是四位同学解答的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5.64cm=25.64cm×$\frac{1}{100}$m=0.2564mB.25.64cm=25.64cm×$\frac{1}{100}$=0.2564m
C.25.64cm=25.64×$\frac{1}{100}$m=0.2564mD.25.64cm=25.64÷100m=0.256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