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了机械效率的测定,每次实验中都提升同样重的钩码,并保证测力计拉升相同的距离.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次序 G/N F/N h/m s/m η
1 2 2.1 30 30 95.2%
2 2 1.2 18 30 100%
3 2 0.9 10 30
(1)实验中应注意让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2)该小组同学发现,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为100%,这明显违反常理.通过重做实验,发现有一个数据测量错误,该数据是
30
30
,实际值应为
36
36
.改正错误数据后,重新计算该次的机械效率应为
83.3%
83.3%

(3)实验1中的有用功是
0.6
0.6
J,表格中数据★=
74.1%
74.1%

(4)比较实验1、2,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动滑轮有重力
动滑轮有重力

(5)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摩擦力不同
摩擦力不同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的方向

(6)若利用装置3继续探究机械效率与所提钩码重的关系,主要的操作步骤是:
使用装置3提升重力不同的钩码,使提升钩码的高度相同,测出测力计的拉力,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效率,最后比较滑轮组效率大小,得出结论
使用装置3提升重力不同的钩码,使提升钩码的高度相同,测出测力计的拉力,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效率,最后比较滑轮组效率大小,得出结论
分析:(1)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拉力做的功转化物体的重力势能,不改变物体的动能.
(2)动滑轮承重绳子的股数n=2,据此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应用s=nh、效率公式答题.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功的计算公式、效率公式求出有用功与滑轮组的效率.
(4)实验1、2的最大不同是滑轮的性质不同,1为定滑轮,2为动滑轮,而动滑轮的重是产生额外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可进行分析;
(5)实验2、3中虽然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不同,但这不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原因,这里主要原因应该是滑轮组不同的组成,使摩擦的大小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了机械效率;滑轮组的优点有两个方面,即可以省力,有时也可同时改变用力方向.
(6)探究机械效率与所提钩码重的关系,应控制滑轮组、提升重物的高度相同而钩码重力不同.
解答:解:(1)实验中应注意让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动滑轮承重绳子的股数n=2,钩码上升高度h=18cm,则测力计移动距离s=nh=2×18cm=36cm,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数据30错误,实际值为3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2=
W2有用
W2总
×100%=
G2h2
F2s2
×100%=
2N×0.18m
1.2N×0.36m
×100%≈83.3%;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W1有用=G1h1=2N×0.3m=0.6J,
第三次实验时滑轮组效率:η3=
W3有用
W3总
×100%=
2N×0.1m
0.9N×0.3m
×100%≈74.1%;
(4)由图示滑轮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1与第2次实验相比,第2次实验中滑轮为动滑轮,因此,由于动滑轮重力的存在,使额外功增加,机械效率降低
(5)由图示滑轮组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3两次实验相比较,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同,使得其摩擦力的大小不同,这是造成其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6)探究机械效率与所提钩码重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为:使用装置3提升重力不同的钩码,使提升钩码的高度相同,测出测力计的拉力,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效率,最后比较滑轮组效率大小,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30;36;83.3%;(3)0.6;74.1%;(4)动滑轮有重力;(5)摩擦力不同;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的方向.(6)使用装置3提升重力不同的钩码,使提升钩码的高度相同,测出测力计的拉力,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效率,最后比较滑轮组效率大小,得出结论.
点评:本实验是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基本实验,主要掌握机械效率公式的合理运用和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分析.要明确: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方向,分别是动滑轮的重力、摩擦、绳重,据此结合实验图可对题目中的考查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宿迁)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实验 G/N F/N h/m s/m W有用/J W/J
1 2 2.1 0.1 0.1 0.2 0.21 95.2%
2 2 1.2 0.1 0.2 0.2 0.24 83.3%
3 2 0.9 0.1 0.3 0.2 0.27
(1)表格中数据★=
74.1%
74.1%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动滑轮有重力(或有用功相同时,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
动滑轮有重力(或有用功相同时,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摩擦
摩擦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方向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所示.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次序 G/N F/N h/m s/m W有用/J W/J η
1 2 2.1 0.1 0.1 0.2 0.21 95.2%
2 2 1.2 0.1 0.2 0.2 0.24 83.3%
3 2 0.9 0.1 0.3 0.2 0.2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表格实验3中的数据★=
74.1%
74.1%

(3)比较第1、2次实验,发现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动滑轮有重力
动滑轮有重力

(4)比较第2、3次实验,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摩擦
摩擦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届江苏灌南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数据★=____;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4)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灌南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数据★=____;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4)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