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王锐同学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物体完全浸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N.
(2)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分析①③④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5)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9×103kg/m3

分析 (1)由“称重法”可以测出物体在水中受浮力的大小;
(2)分析图①②③所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分析图示实验答题;
(4)探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实验,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分析图示实验答题;
(5)应用G=mg求出金属块的质量,然后应用浮力公式求出金属块的体积,最后由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1)由图知:G=9N,F′=8N,物体完全浸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G-F′=9N-8N=1N;
(2))由图示①②③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①②③三次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由图①③④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与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由图③⑤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该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5)由图①所示实验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9N,
由G=mg可知,金属块的质量:
m=$\frac{G}{g}$=$\frac{9N}{10N/kg}$=0.9kg,
由图①④所示实验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G-F=9N-8N=1N,
由FgV可知,金属块的体积:
V=V=$\frac{{F}_{浮}}{{ρ}_{水}g}$=$\frac{1N}{1×1{0}^{3}kg/{m}^{3}×10N/kg}$=1×10-4m3
金属块的密度:ρ=$\frac{m}{V}$=$\frac{0.9kg}{1×1{0}^{-4}{m}^{3}}$=9×103kg/m3
故答案为:(1)1;(2)排开液体体积;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①③④;(4)液体密度;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5)9×103

点评 在本实验中,牵扯到的变量一共有三个,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物体浸没的深度,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应明确在这三个因素中,物体浸没的深度对浮力的大小是没有影响的.称重法表达式的运用也在这一实验的进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汽车沿水平公路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7×103N,在2min内发动机做功8.4×106J,则汽车的速度是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汽车在紧急刹车的过程中,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具有惯性;汽车滑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将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签没有掰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作用
B.封签没有掰开时,消毒液是大气压托住的
C.封签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D.封签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沂水要在城区投放自行车1200辆,建设50个服务点,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人与车总质量约7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100cm2.(g=10N/kg)
(1)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小明以5m/s的速度匀速骑行5min,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6倍,求出小明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元旦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到姥姥家,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通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该交通标志牌到招远的路程为18kin,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若小明的爸爸遵守交通规则,试计算从该交通标志牌到招远最快需要多少分钟?实际上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0分钟,那么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途中他们要经过高速公路,当汽车行驶到高速公路入口处,小明注意到这个高速公路人口处距他姥姥家所在处的高速公路出口处有150km,高速公路行驶速度的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了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9:3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他爸爸,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姥姥家所在处的高速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各组器材有:电压恒为4V的电源,标有“2.5V”字样的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电路接通前,小明用开关试触,先是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产生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小明同学更正第(1)的错误后,按照自己连接好的电路进行测量,通过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明同学把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灯泡”或“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0Ω.
电压/V2.52.01.5
电流/A0.20.220.25
(3)实验时另一小组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测量:
①按照图乙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1,开关S2拨到a(选填“a”或“b”)的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拨到另一个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④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frac{2.5V}{U-2.5V}$R0(用待测量和已知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①求通过电阻Rl的电流.
②求电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