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下列描述符合事实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铅笔字,发现字是由很多的小黑点连成的,这些小黑点就是分子
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6m
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因为水使它失去了重力
D.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分析 ①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左右;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多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少而带正电,一种物质失去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多少电子.

解答 解:
AB、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左右,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故A、B不符合事实;
C、分子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事实;
D、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在此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电荷的总量不变.故D符合事实.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和摩擦起电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掌握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先在一块电路板上插上四根相同的竹筷,然后在相对的两根竹筷间分别连上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B和CD(RAB<RCD),最后和开关、蓄电池组成一电路.实验时,小秋将一块长方体泡沫块水平放在两根电阻丝上,闭合开关,发现搁在CD上的泡沫块先被切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是电热Q与电流I的关系
B.本实验研究的是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
C.实验中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是QAB>QCD
D.将泡沫块换成薄冰块也可以完成该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比较甲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可在图甲实验基础上,再把木块侧立(竖立)放置后做匀速运动,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4Ω,R0为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求:
(1)灯泡的电阻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各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3)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小灯泡的亮度最暗,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4)S、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小,且最小功率为13.5W,求R0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指明了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向,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为什么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B.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C.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D.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一种手机贴膜近期十分热销.这种膜用刀刻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它有很高的硬度.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密度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延展性/弹性/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块橡皮泥捏成碗状B.河里的冰融化成了水
C.将一木块雕刻成一工艺品D.将一箱货物运到山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光钎通信只能传播图象信息,不能传播声音信息
D.车载GPS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0.如图所示,物体A停在粗糙斜面上,作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