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也不例外,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C、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听到声音的条件以及声与信息和能量的关系,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电阻为8Ω的小灯泡L和电阻为12Ω的定值电阻R0连接在电源电压为10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源电压和灯丝电阻均保持不变)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闭合开关S后连续通电5min内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B.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10N
C.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D.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小孔成像;③池底“变浅”;④黑板“反光”;⑤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①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④;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③⑤.(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如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km/h)反应距离S(m)制动距离S(M)
601120
801534
1001954
(1)由这个测试可见,行驶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2)如果汽车在制动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按踩下刹车时汽车速度的$\frac{1}{2}$计算,根据如表数据,算出该司机在行驶速度为100km/h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共经历多长时间?
(3)请你写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严禁超速行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2)若操作正确无误,图中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千克B.C.D.毫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是人眼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其作用是使被观察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正立”或“倒立”)缩小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在调节过程中,如果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左侧,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称物体质量时,当横梁平衡后,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26.8gg;
(3)把被测物体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则被测物体的体积是10cm3
(4)被测物体的密度是2.68×103kg/m3
(5)图2是某位同学在实验中的操作,请帮他指出托盘天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操作.①用手拿砝码;
②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