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小乐采用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
(1)请帮助小乐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实验中他们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
η
140.12.30.287.0%
260.13.40.2
350.11.90.387.7%
470.12.60.389.7%
小明第2次实验中,W有用=0.6 J,η=88.2%.
(3)分析小乐的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分析 (1)画出绳子的有效段数还是3的连接图;
(2)根据W有用=Gh求有用功,根据W=Fs求总功,根据η=$\frac{{W}_{有}}{{W}_{总}}$求机械效率: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 解:(1)甲图中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绳子的有效段数还可以是3,如下图所示:

(2)小明第2次实验中,W有用=Gh=6N×0.1m=0.6J,W=Fs=3.4N×0.2m=0.68J,
机械效率:η=$\frac{{W}_{有}}{{W}_{总}}$=$\frac{0.6J}{0.68J}$×100%≈88.2%;
(3)由表中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故可得结论: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0.6;88.2;(3)重力.

点评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连接方法、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和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乙比甲(  )
A.所受浮力小B.质量小C.所受压强小D.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额定功率为1500W的电热水壶,内装1L、初温为20℃的水,若接通电源后,正常工作4min水被烧开(温度为100℃).这个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消耗了多少电能.[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比热容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3NB.3.8NC.4ND.4.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嫦娥五号”将取回第一抔中国月壤》回答下题.
“嫦娥五号”将取回第一抔中国月壤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目前“嫦娥工程”已经完成了“绕”、“落”两步,计划于2017年底,即将完成第三步“回”.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要完成的就是“嫦娥工程”的第三步“回”.它的主要任务是从月球土壤中取样,再从月球返回,它要面对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四个主要技术难题.如图32所示,“嫦娥五号”包括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部分.
目前的设计方案为:“嫦娥五号”到达月球轨道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绕月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在月面着陆.着陆器用所搭载的采样装置在月面采样后,将样本装入上升器.随后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与轨道器、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把采集的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与组合体分离.之后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点火启动,从环月轨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与轨道器在即将再入大气层前分离,最后降落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草原上.
“嫦娥五号”返回器已经在研制之中,从月球返回的航天器有着很大的速度,需要减速,因此如何减小返回器的速度是“嫦娥五号”能成功返回的关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轨道器在环月轨道上运行时,轨道器所处的运动状态为非平衡态.(选填“平衡态”或“非平衡态”)
(2)返回器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需要减速,请你提出一条使返回器减速的方法:点火反向喷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F与速度v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匀速直线运动2m,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2)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1
212010
31201.510
(2)小明的第三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的数据是B
A.动力 B.动力臂 C.阻力 D.阻力臂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D
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一章中的四幅图.图甲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引力;图乙中的汤姆生发现电子(填写粒子名称);图丙为卢瑟福(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丁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张开,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是小宇制作的“浮沉子”.挤压大塑料瓶,小瓶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小瓶下沉(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