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选填“小车”或“木块”)的动能.
(2)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3)实验表明,同一小车从斜面高处滑下,高度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当相同时,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4)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木块被撞滑出木板.请提出改进的措施: .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小车
(2)木块运动的距离
(3)质量;速度
(4)降低小车下滑的高度(换质量轻的小车、增大物块重、换长木板、在木板上垫毛巾)
【解析】解:(1)我们知道,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所以,让不同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控制速度不变,改变质量,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做的功越多,也反映了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作转换法.
(3)实验表明,同一小车从斜面高处滑下,高度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4)为防止木块被撞滑出木板可以:减小小球的质量、或降低小球在斜面上的起始高度、增加木板的粗糙程度、增加木板的长度等.
所以答案是:(1)小车;(2)木块运动的距离;(3)质量;速度;(4)降低小车下滑的高度.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有的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 , 车前大灯L2也亮起.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本题有两小题: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①小明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②他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4 | 88 | 96 | 98 | 98 | 98 | 98 |
第三次数据没育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读数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
③小华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 蜡块 | 干松木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①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②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一个即可).
③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 kg
B.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1.6m
C.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选填“A”、“B”或“C”)处.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3)纠正(2)中错误后,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 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cm,判断的依据是 .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 可能是(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