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l.5V,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分析 (1)正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能正确画出指针的位置:首先确定所用量程,明确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的示数.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欧姆定律:①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②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解答 解:(1)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最左端,定值电阻为5Ω使,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电流表最大值为0.6A,
所以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l.5V,如下图: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①电压;②电阻;
(2)0~0.6,0~3;如上图.

点评 本题考查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答此题要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和指针的位置会读会画,要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利用身边的矿泉水瓶做小实验,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如图1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就瘪得更厉害,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如图2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
(3)如图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龙龙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不能(填“能”或者“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误差范围内,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AB两点间的电压UAB/VBC两点间的电压UBC/VAC两点间的电压UAC/V
1.42.33.75
(3)老师检查龙龙的实验报告时说:“你的实验还没有完成,至少要测量三组数据”,老师要求龙龙至少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是寻找普遍性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4)龙龙可以采用下列BC方式,继续完成实验(多项选择).
A、更换电压表量程B、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
C、更换不同规格的电源D、改变开关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手握一只铜棒与丝绸摩擦,然后用铜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会(  )
A.带正电张开B.带负电而张开
C.张开,但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D.不带电,金属箔不张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3月中旬,我国一些地区遭受冰雹袭击.冰雹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冰块.落地后冰雹熔化(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冰雹形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如图1,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2,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画出它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中所示的装置为某同学设计的惯性实验仪,a为上表面光滑的阶梯形木块,b、c为下表面光滑的象棋子,d为橡皮筋,用手把a、b、c一起水平向左拉出一小段距离后再松手,从松手到木块a被右侧的挡板挡住时,b、c的运动情形是(  )
A.松手后,b、c都随a向右运动,当a被挡住时,b、c也停止运动
B.松手后,b、c都随a向右运动,当a被挡住时,b、c向右飞出
C.松手后,b会下落,c立即脱离a,向右飞出
D.松手后,b会下落,当a被挡住时,c向右飞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学校创新比赛中,小亮同学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的电热水器.  图甲所示是他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工作电路图,R1和R2是两根电热丝.他设计的旋转开关如图乙所示,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边缘依次有共10个金属触点(在图乙中用“○”表示,“○”中标有1、2、3、4编号,编号相同的触点用导线连接).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相邻的触点连接.例如图乙中,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位置D,此时,金属滑片将l、2两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也将3、4两触点接通.当旋钮上的箭头指向A、B、C、D不同位置时,可以分别实现低温,中温1,中温2,高温四档加热功率.具体功率如下表所示:
温度档位高温中温2中温1低温
加热功率/W1100440

求:
(1)R2的大小
(2)低温档的功率
(3)小亮根据计算结果,借助电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截取了电阻大小符合要求的两根电热丝,并按电路图连接好,经检查无误后,小亮将电热器接入家庭电路,同时借助电能表和手表测量电热器在不同档位工作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结果发现每一档的实际功率均小于按照电热丝电阻值计算的结果,测量后发现当时电源电压为220V.请简单解释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图:“雾凇”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图: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时要放热
C.
图:寒冷的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升华现象
D.
图:炒菜时,铁锅手柄变热是因为热传递改变了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