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C、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D、水珠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声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4)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与频率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珠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而不是虚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借助“神十上天、天宫授课”这一历史事件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一只母鸡的质量为300g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D、电饭锅的功率是8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中的两条,若运动5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小于2米,则分析图象可知(  )
A、若v>v,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若v<v,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若v>v,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若v<v,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们曾经体验过一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D、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信息,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C、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寄生蝇一般听到寄主(如蟋蟀)发声,就能凭听觉确定其位置,将卵产于寄主体表,幼虫孵出后就钻入寄主体内吞食其身体,寄生蝇一般听到捕食者(如蝙蝠)发声,就立刻逃逸.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生频率是1.25×105Hz.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林区和养蚕中心需要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分别为(  )
A、5×10-3s  1.25×10-5sB、1.25×10-5s  5×10-3sC、2×10-4s  8×10-6sD、8×10-6s  2×10-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