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白纸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p和q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p,移动蜡烛q,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p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放在图1“烛焰”上的手指不会(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p(填“p”或“q”)这一侧观察.
(3)小峰确定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的,说说你确定虚像的做法将光屏放置在像所在的位置,若光屏能接收到像,则为实像;反之为虚像;
(4)如果将蜡烛A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则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图2是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9cm和像距是5.8cm,而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2.8cm像距却是10.3cm,这两次实验中,一次考虑误差相等,另一次不相等,所以说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分析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实像处温度比较高.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虚像处温度没有变化;
(2)实验过程中,眼睛要在蜡烛p侧观察,眼睛既能看到蜡烛p,又能看到代替蜡烛p的像的蜡烛q.如果在蜡烛q侧观察,只能看到蜡烛q和透过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p,不能看到蜡烛p的像;
(3)根据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来验证验证平面镜成的像是否是虚像;
(4)像的大小与物相等,不取决于物体离像的远近;
(5)分别比较两次实验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手指不会被烧痛;
(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p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p蜡烛所在这一侧;
(3)移去蜡烛B,将一个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能接收到像,则是实像,如果不能,则证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如果将蜡烛A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它的像将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所以无论如何移动蜡烛,像的大小都不会变;
(5)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两次实验记录的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相等,没有共同特点,所以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不合理;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的数据中,另一个数据略大一些,可能是玻璃太厚引起的.
故答案为:(1)不会;(2)p;(3)将光屏放置在像所在的位置,若光屏能接收到像,则为实像;反之为虚像;(4)不变;
(5)不合理,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9cm和像距是5.8cm,而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2.8cm像距却是10.3cm,这两次实验中,一次考虑误差相等,另一次不相等,所以说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薄(“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知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4)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成像外,还可以改变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4.关闭发动机后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前滑行.请画出汽车所受各力的示意图.(用方框表示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ρ酒精=0.8×103kg/rn3)(  )
A.一定是20 gB.可能是14gC.一定是1 6 gD.可能是2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温室大棚可以促使植物的早熟或种植反季节蔬菜,在塑料薄膜覆盖的问题上,你认为选用颜色的是无色透明的(无色透明的/绿色的).薄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大棚中要用电热丝加热补充热量,是因为薄膜容易向外散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回来,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中推出了扬州烫干丝:大白干切成细丝,反复洗烫,去尽豆腥味,浇上精制卤汁及芝麻油,佐以姜丝、虾米而成.下列有关烫干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热水洗烫干丝时通过导热的方式提高了干丝的温度
B.切成细丝的干丝“藕断丝连”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烫干丝香味四射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烫干丝的温度越高越能入味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里,分别放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可mA=mB,ρA<ρB(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其中R是电阻箱.一实验小组正确连接电路并正确操作后,记录表一、表二的数据.
表一
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
11.00.20
21.50.30
32.00.40
表二
实验序号电压R/Ω电流I/A
150.40
2100.20
3200.10
图13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滑片应置于右端.
(2)分析数据可知:
①表一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Ω.
②表二是探究另一问题是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能保护电路外,另一个作用是控制电阻箱的电压不变.
(3)若进行表二问题探究的实验中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1A”,将电阻箱的阻值由10Ω调为20Ω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要求.一种可能原因是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改进的办法是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变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这是一幅“千手观音”的画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缘故
B.舞者穿着白裙子,在红色追光灯的照射下将“变成”红裙子
C.台下的观众先看到表演后听到伴奏声
D.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这些烟雾是喷洒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