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等,这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4)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蜡烛和桌面不垂直.
(5)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
(6)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只从一组数据不能找到普遍规律,至少要测三组以上.

分析 (1)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4)实验过程中,眼睛要在蜡烛A侧观察,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如果在蜡烛B侧观察,只能看到蜡烛B和透过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A,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5)平面镜成像时,成像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
(6)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否则具有偶然性.

解答 解:
(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让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5)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线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
(6)不合理,因为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得出的结论才具代表性.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3)大小相等;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4)A;蜡烛和桌面不垂直;(5)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6)不合理;只从一组数据不能找到普遍规律,至少要测三组以上.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北京奥运会部分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项目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击剑
B.
       射击
C.
    射箭
D.
         举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物理•生活•社会:
(1)刀口常磨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2)斧子是木工师傅常用的工具,用过一段时间,斧头松了,木工师傅将斧柄的一端在地面上用力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这是由于惯性.
(3)“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的材料硬度比铁大.
(4)如图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因是 因为风吹过烟囱顶端时,使那儿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D.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定律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标出反射角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睿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C(A/B/C).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受热均匀,延长熔化时间便于观察.(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图D,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是(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浓盐冰的熔点是-7℃,凝固点是-7℃.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2)在水中加盐,可以降低(提高/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水,凝固点越低(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0.40.3547.6%
20.50.40.3843.9%
310.60.6253.8%
410.80.7146.9%
520.60.9868.0%
620.81.06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钩码重与动滑轮重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D.
A.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选用较轻的动滑轮组装滑轮组;
②对于给定的滑轮组,通过增大提起的物重提高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人们利用发电机把天然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些能源,发电站要修建在靠近这些天然资源的地方,但是用电的地方往往很远,因此需要输送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方,为了将甲地的电能输送到乙地,在甲、乙两地间架设了两根等长的输电线,两根输电线的总长度为L,且单位长度输电线的电阻为r,已知位于甲地的两根输电线间的电压为U,输送电能的功率为P,则通过输电线的电流等于$\frac{P}{U}$,该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效率是1-$\frac{lrP}{{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选填“左“或“右”).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4)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