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带振动的快
B.地面课堂上的同学听到王亚平老师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赫兹
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
D.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解答 解: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是因为她声带振动的振幅大,故A不正确;
B、人耳无法听到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故地面课堂上的同学听到王亚平老师的声音频率不会高于20000赫兹,故B不正确;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故C正确;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是不能发出声音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太空授课”考查相关的声学知识,注重了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 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每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投影仪;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变大;
③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中凸透镜的右(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C是一个省力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D处刀刃较薄,这是通过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是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慧为了测量待测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待测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待测液体A的体积为30cm3
(2)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6g;
(3)将量筒中的待测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无论怎样增减砝码,横梁均不平衡,最后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该用镊子缓慢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
(4)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计算待测液体A的密度为1.2×103kg/m3
(5)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液体密度偏小(选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某科研小级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报警装置的电路图.当温度达到90℃时(  )
A.电铃响,绿灯亮B.电铃响,红灯亮
C.电铃不响,绿灯亮D.电铃不响,红灯不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强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秒表示数是1 min40s.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原因是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在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不便于直接测量,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