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
(2)由图可知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0.5N.
(3)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1)实验顺序的排列从能否完成实验、作法是否规范考虑.
(2)已知物重和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浮力.
(3)将物体所受浮力与小桶中的水重进行对比,可得出结论.
(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浮力是否变化,从密度、深度是否变化分析.

解答 解:
(1)因为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力,所以要得到物体的重力和排开的液体重力,并且先要测量物重,液体要盛在容器中.所以实验顺序为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
(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G-G′=2N-1.5N=0.5N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5N.物体浸没后,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0.5N.所以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浸没后,物体在向下运动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故所受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1)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2)0.5;(3)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4)不变.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本题的重点.保证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是减小误差,得到浮力与排出水重是否相等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成功着陆月球表面并进行科学探测实验.它所获得的科学数据与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地球接收站的;煤和石油是动植物体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是不可再生(选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断开.
(2)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R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一.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10Ω换成15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表一
实验次数12345
电阻R/Ω5101520 
电流V/A0.60.30.20.15 
(5)表一是小明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3伏.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实验用的电阻是25欧.
(6)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相应的电流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相同的结论,其原因是没有控制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表二
电阻R/Ω51015
电流I/A0.30.20.15
(7)实验结束,小明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的实验步骤如图甲所示,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向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与溢水底接触为止.

(1)该圆柱体的重力G=6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5N.
(3)比较实验步骤(b)、(c)两次的结果可知: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步骤c、d两次的结果表明:浸没在水中的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小红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两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象.该实验图象表明:圆柱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4N,该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
(5)甲、乙两个实验表明:浮力大小孩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小梦“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长方体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填两个力的关系)力,从而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压力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还想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在实验甲的基础上,再做一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做法是:将铁块立放,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记下示数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甲所示的是一台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某次做业中,起重机将200kg的货物由地面起吊到5m的高度,所用时间为20s,钢丝绳的拉力F为800N.求起吊过程中:(g取10N/kg)
求:(1)卷扬机所做的功是多少?
(2)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卷扬机做功的功率(用kW作单位)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小明根据图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小量程,重做实验.
(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理由: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哪组数据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第2组;理由:本次实验总电压不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实验小组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2.1 2.4 4.5
 2 2.5 1.5 0.8
 3 1.1 1.7 2.8
 4 1.4 1.2 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在4~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4m/s.求:
(1)4~6s内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2)4~6s内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