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物质的密度最小

B. 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C.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a 、b 、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横轴是质量,纵轴是体积;A. 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 由图象可知,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ρb===1.0×103kg/m3B正确;

C. 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2kgc物质的质量是0.5kg根据m=ρV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错误D.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厘米的凸透镜、高为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像距以及所成像的高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像高(厘米)

像距与物距之比(厘米)

像距与物距之比(

物距与像距之和()(厘米)

1

2

3

4

5

6

①根据实验需要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随物距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序号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像与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与相距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b)根据实验序号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时,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人能跳得比地球上更高。在月球上人的惯性和在地球上相比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现场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红旗,是由于光在红旗表面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如果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中看见别人的眼睛时, 别人也能从平面镜里看到你的眼睛,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 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 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希腊科学家______________有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提出杠杆平衡原理。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_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 m/s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 cm

C.人步行的速度是10 m/s

D.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A.0.25A,20Ω
B.1A,20Ω
C.0.4A,10Ω
D.1A,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820年,丹麦科学家______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旁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实验时,导线中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